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过渡金属基MOFs材料的制备及其绿色催化应用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2-13页
2 绪论第13-34页
    2.1 纳米材料概述第13-14页
        2.1.1 纳米材料简介第13页
        2.1.2 纳米材料的特点第13-14页
    2.2 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概述第14-25页
        2.2.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简介第14页
        2.2.2 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特点第14-21页
        2.2.3 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设计制备第21-25页
    2.3 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第25-29页
        2.3.1 不饱和金属为活性中心第26-27页
        2.3.2 有机配体为催化活性中心第27-28页
        2.3.3 纳米金属有机骨架为载体第28-29页
    2.4 绿色催化性能研究概述第29-32页
        2.4.1 绿色催化氧化反应第29-31页
        2.4.2 一锅化多组分反应与绿色合成第31-32页
    2.5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2-34页
        2.5.1 研究目的第32-33页
        2.5.2 研究意义第33-34页
3 羧酸增强型纳米铜基-MOFs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第34-59页
    3.1 引言第34-35页
    3.2 实验部分第35-38页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35-37页
        3.2.2 不同粒径Cu_3(BTC)_2材料的制备第37-38页
        3.2.3 材料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第3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8-57页
        3.3.1 Cu_3(BTC)_2形貌/结构的调控第39-42页
        3.3.2 Cu_3(BTC)_2材料在分子氧为氧源的烯烃环氧化催化体系研究第42-53页
        3.3.3 Cu_3(BTC)_2材料在分子氧为氧源的醇类催化氧化体系研究第53-55页
        3.3.4 Cu_3(BTC)_2材料循环稳定性能研究第55-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4 Au@MIL-53(NH_2)的制备及其绿色一锅化催化性能研究第59-76页
    4.1 引言第59-60页
    4.2 实验部分第60-63页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60-62页
        4.2.2 铝基MIL-53(NH_2)材料的制备第62页
        4.2.3 Au@MIL(NH_2)材料的制备第62页
        4.2.4 材料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第62-6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3-75页
        4.3.1 Au@MIL-53(NH_2)形貌/结构的调控第63-67页
        4.3.2 Au@MIL-53(NH_2)催化绿色一锅化反应第67-74页
        4.3.3 Au@MIL-53(NH_2)循环稳定性能研究第74-75页
    4.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5 双功能Cu_3TATAT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绿色一锅化性能研究第76-98页
    5.1 引言第76-77页
    5.2 实验部分第77-81页
        5.2.1 实验原理与仪器第77-79页
        5.2.2 H_6TATAT配体的制备第79页
        5.2.3 Cu_3TATAT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第79-80页
        5.2.4 材料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第80-8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1-97页
        5.3.1 Cu_3TATAT形貌/结构的调控第81-84页
        5.3.2 Cu_3TATAT材料催化绿色一锅化研究第84-95页
        5.3.3 Cu_3TATAT材料循环稳定性能测试第95-97页
    5.4 本章小结第97-98页
6 碱液驱动多级多维度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第98-110页
    6.1 引言第98-99页
    6.2 实验部分第99-101页
        6.2.1 实验原理及仪器第99-100页
        6.2.2 无定型纳米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制备第100页
        6.2.3 不同维度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第100页
        6.2.4 材料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第100-101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01-108页
        6.3.1 纳米二氧化钛形貌/结构的调控第101-106页
        6.3.2 多维度纳米二氧化钛生长机理研究第106-107页
        6.3.3 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催化性能研究第107-108页
        6.3.4 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循环性能研究第108页
    6.4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7 结论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33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133-13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终端直通通信的资源管理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医用物联网通信标准物理层的设计与同频干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