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第2章 光端机系统概述 | 第13-20页 |
| 2.1 光纤通信系统 | 第13-14页 |
| 2.1.1 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及组成 | 第13页 |
| 2.1.2 光纤通信系统优点 | 第13-14页 |
| 2.2 光端机原理 | 第14-16页 |
| 2.3 数字光端机与模拟光端机的比较 | 第16页 |
| 2.4 视频信号技术 | 第16-20页 |
| 2.4.1 视频信号原理 | 第16-18页 |
| 2.4.2 安防领域主流视频技术概述 | 第18-20页 |
| 第3章 光端机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20-26页 |
| 3.1 光端机系统需求分析 | 第20-21页 |
| 3.2 光端机功能设计要求 | 第21-22页 |
| 3.3 光端机系统总体方案 | 第22-25页 |
| 3.3.1 光发射端 | 第23-24页 |
| 3.3.2 光接收机 | 第24-25页 |
| 3.4 光端机设计的关键点及重难点分析 | 第25-26页 |
| 第4章 光端机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6-48页 |
| 4.1 视频信号输入模块硬件设计 | 第26-32页 |
| 4.1.1 输入视频接口 | 第26-28页 |
| 4.1.2 运放模块 | 第28-30页 |
| 4.1.3 模数转换模块 | 第30-32页 |
| 4.2 视频信号输出模块设计 | 第32-35页 |
| 4.2.1 输出视频接口 | 第32-33页 |
| 4.2.2 数模转换模块 | 第33-34页 |
| 4.2.3 模拟驱动输出模块 | 第34-35页 |
| 4.3 FPGA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第35-39页 |
| 4.3.1 发送端FPGA模块设计 | 第35-37页 |
| 4.3.2 接收端FPGA模块设计 | 第37-39页 |
| 4.4 光模块硬件设计 | 第39-43页 |
| 4.4.1 发送端光模块设计 | 第40-42页 |
| 4.4.2 接收端光模块设计 | 第42-43页 |
| 4.5 反控数据模块设计 | 第43-46页 |
| 4.5.1 发送端控制数据模块实现 | 第45页 |
| 4.5.2 接收端反控模块实现 | 第45-46页 |
| 4.6 系统电源方案设计 | 第46-48页 |
| 第5章 基于FPGA的数据传输策略 | 第48-59页 |
| 5.1 基于FPGA的开发概述 | 第48-50页 |
| 5.1.1 FPGA的开发流程 | 第48-49页 |
| 5.1.2 Altera公司FPGA芯片EP4CGX30CF23I7NGX介绍 | 第49-50页 |
| 5.2 数据流传输策略 | 第50-56页 |
| 5.2.1 信号流特征分析 | 第50-51页 |
| 5.2.2 FPGA的数据传输方案 | 第51-53页 |
| 5.2.3 数据传输帧结构设计 | 第53-56页 |
| 5.3 时钟域及同源时钟设计 | 第56-59页 |
| 5.3.1 发送端时钟域设计 | 第56-57页 |
| 5.3.2 接收端时钟同源设计 | 第57-59页 |
| 第6章 系统调试与测试 | 第59-63页 |
| 6.1 系统调试 | 第59页 |
| 6.2 系统测试 | 第59-63页 |
| 第7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3-64页 |
| 7.1 总结 | 第63页 |
| 7.2 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