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1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钒的性质 | 第12-13页 |
1.3 钒的来源 | 第13-16页 |
1.3.1 大气中的钒 | 第13-14页 |
1.3.2 土壤和水中的钒 | 第14页 |
1.3.3 生物体和植物中的钒 | 第14-16页 |
1.4 钒的生物学作用 | 第16-20页 |
1.4.1 钒在动物和人体的代谢 | 第16页 |
1.4.2 钒对动物和人体的作用 | 第16-20页 |
1.5 钒与疾病 | 第20-22页 |
1.5.1 缺钒引起的疾病 | 第20页 |
1.5.2 钒中毒 | 第20-21页 |
1.5.3 与钒有关的疾病 | 第21-22页 |
1.6 钒的测定方法 | 第22-30页 |
1.6.1 原子光谱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1.6.2 分子发光光谱分析法 | 第24-25页 |
1.6.3 分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 第25-28页 |
1.6.4 电化学分析法 | 第28-29页 |
1.6.5 其他方法 | 第29-30页 |
1.7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30-31页 |
第2章 顺序注射光度分析联用技术测定钒的研究 | 第31-45页 |
2.1 引言 | 第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34页 |
2.2.1 实验装置 | 第31-32页 |
2.2.2 试剂及溶液配制 | 第32页 |
2.2.3 实验原理 | 第32页 |
2.2.4 实验流路以及步骤 | 第32-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2.3.1 实验参数优化 | 第34-40页 |
2.3.2 干扰实验 | 第40-41页 |
2.3.3 最佳实验参数 | 第41-42页 |
2.4 分析性能 | 第42-43页 |
2.4.1 线性响应范围 | 第42页 |
2.4.2 方法的精密度 | 第42-43页 |
2.4.3 方法的检出限 | 第43页 |
2.4.4 分析性能总结 | 第43页 |
2.5 实际样品测定 | 第43-44页 |
2.5.1 实际样品的预处理 | 第43页 |
2.5.2 实际样品测定 | 第43-44页 |
2.6 实验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KBrO_3-XO体系顺序注射催化光度法测定钒的研究 | 第45-63页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3.2.1 实验装置 | 第46页 |
3.2.2 试剂及溶液配制 | 第46-47页 |
3.2.3 实验原理 | 第47页 |
3.2.4 实验流路及步骤 | 第47-4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8页 |
3.3.1 实验参数优化 | 第48-56页 |
3.3.2 最佳实验条件 | 第56-57页 |
3.3.3 共存物质的影响 | 第57-58页 |
3.4 分析性能 | 第58-60页 |
3.4.1 线性响应范围 | 第58-59页 |
3.4.2 方法的精密度 | 第59页 |
3.4.3 方法的检出限 | 第59-60页 |
3.4.4 分析性能总结 | 第60页 |
3.5 反应机理 | 第60-61页 |
3.6 实际水样测定 | 第61-62页 |
3.6.1 水样前处理 | 第61页 |
3.6.2 样品测定 | 第61-62页 |
3.7 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在读硕士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