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微电网技术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微电网控制结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微电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4.1 恒功率控制 | 第13页 |
1.4.2 恒压恒频控制 | 第13-14页 |
1.4.3 下垂控制 | 第14-16页 |
1.4.4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 | 第16页 |
1.5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第2章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的设计 | 第19-28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同步发电机模型的建立 | 第19-22页 |
2.2.1 同步发电机定子电气方程 | 第19-21页 |
2.2.2 同步发电机转子机械方程 | 第21-22页 |
2.3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实现 | 第22-26页 |
2.3.1 虚拟同步发电机本体的设计 | 第22-23页 |
2.3.2 虚拟同步发电机调速器的设计 | 第23-24页 |
2.3.3 虚拟同步发电机励磁器的设计 | 第24-26页 |
2.4 虚拟同步发电机关键参数的分析和设计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算法的并网逆变器设计 | 第28-44页 |
3.1 引言 | 第28-30页 |
3.2 并网逆变器电压电流内环控制器的设计 | 第30-35页 |
3.2.1 电流内环的设计 | 第31-32页 |
3.2.2 电压外环的设计 | 第32-35页 |
3.3 微网逆变器离网并网设计 | 第35-38页 |
3.3.1 微网逆变器孤岛运行 | 第35-36页 |
3.3.2 微网逆变器并网运行 | 第36页 |
3.3.3 微网逆变器并网/离网切换技术 | 第36-38页 |
3.4 虚拟同步发电机储能单元的设计 | 第38-43页 |
3.4.1 临界阻尼情况下 | 第41-42页 |
3.4.2 欠阻尼情况下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算法的并网逆变器仿真分析 | 第44-57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虚拟同步发电机仿真模型的搭建 | 第44-46页 |
4.3 虚拟同步发电机孤岛并网运行仿真 | 第46-52页 |
4.3.1 并网逆变器孤岛运行 | 第46-50页 |
4.3.2 并网逆变器并网运行 | 第50-52页 |
4.4 虚拟同步发电机算法和下垂控制算法比较 | 第52-53页 |
4.5 虚拟同步发电机算法中关键参数影响 | 第53-56页 |
4.5.1 转动惯量J的影响 | 第54-55页 |
4.5.2 阻尼系数D的影响 | 第55页 |
4.5.3 频率调节系数的影响 | 第55-5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实验平台设计及实验验证 | 第57-64页 |
5.1 引言 | 第57-58页 |
5.2 实验平台设计 | 第58-61页 |
5.2.1 实验平台硬件设计 | 第58-60页 |
5.2.2 实验平台软件设计 | 第60-61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