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传统刺绣变迁研究--基于传承人口述资料的探讨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22页 |
| 1.1 研究对象与问题 | 第8-10页 |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7页 |
| 1.5 资料来源 | 第17-18页 |
| 1.6 山西传统刺绣概况 | 第18-22页 |
| 2 作为生活实践的山西传统刺绣 | 第22-32页 |
| 2.1 生活实践的概念 | 第22-23页 |
| 2.2 晋绣的日常生活呈现 | 第23-29页 |
| 2.2.1 看会的技艺 | 第23-25页 |
| 2.2.2 家用与邻里互助 | 第25-26页 |
| 2.2.3 共享的知识与符号 | 第26-27页 |
| 2.2.4 刺绣的社会影响和评价 | 第27-29页 |
| 2.2.5 刺绣带来的经济收入 | 第29页 |
| 2.3 生活实践与自然传承 | 第29-32页 |
| 3 作为文化实践的山西传统刺绣 | 第32-50页 |
| 3.1 文化实践的概念 | 第32-33页 |
| 3.2 从日常生活剥离的晋绣 | 第33-39页 |
| 3.2.1 少数人的技艺 | 第33-35页 |
| 3.2.2 设计理念的转变 | 第35-36页 |
| 3.2.3 刺绣功用的拓展 | 第36页 |
| 3.2.4 经济收入与支出 | 第36-38页 |
| 3.2.5 共享的缺失 | 第38-39页 |
| 3.3 被重构了的晋绣 | 第39-47页 |
| 3.3.1 商品化重构 | 第39-42页 |
| 3.3.2 艺术化重构 | 第42-43页 |
| 3.3.3 遗产化重构 | 第43-47页 |
| 3.4 文化语境与保护传承 | 第47-50页 |
| 4 结语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附录 | 第54-63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