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论文

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研究--以上海工业“大跃进”社会动员为个案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导言第12-20页
    一、问题提出第12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第12-14页
    三、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研究回顾第14-19页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论文结构和创新之处第19-20页
        (一) 研究方法第19页
        (二)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第19页
        (三) 创新之处第19-20页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概述第20-27页
    第一节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第20-24页
        一、党的建立和大革命时期第20-21页
        二、土地革命时期第21-22页
        三、抗日战争时期第22-23页
        四、解放战争时期第23-24页
    第二节 建国初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第24-27页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第24-25页
        二、建国初期社会动员方式第25-27页
第二章 上海工业“大跃进”社会动员情况第27-45页
    第一节 上海工业“大跃进”社会动员的背景及过程第27-34页
        一、社会动员的背景第27-28页
        二、社会动员的过程第28-34页
    第二节 上海工业“大跃进”社会动员要素分析第34-39页
        一、社会动员的主体第34-36页
        二、社会动员的客体第36-37页
        三、上海工业“大跃进”社会动员的特点第37-39页
    第三节 多样化的动员方式第39-45页
        一、政策宣传第39-41页
        二、传媒宣传第41-42页
        三、文艺宣传第42-43页
        四、典型示范第43-44页
        五、参观竞赛第44-45页
第三章 上海工业“大跃进”社会动员评价第45-52页
    第一节 上海工业“大跃进”社会动员的正面效应第45-48页
        一、实现了全面动员第45-46页
        二、工业领域取得的成果第46-48页
    第二节 上海工业“大跃进”社会动员的负面效应第48-52页
        一、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第48-49页
        二、工业生产水平下滑第49-51页
        三、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第51-52页
第四章 对新形势下社会动员的启示第52-57页
    第一节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概况第52-54页
    第二节 上海工业“大跃进”社会动员对当前动员的启示第54-57页
结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灌南话程度范畴研究
下一篇:安弗施无线射频系统有限公司(RFS)品牌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