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5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概述 | 第9-11页 |
1.2.1 聚合物太阳能的工作机理 | 第9页 |
1.2.2 聚合物太阳能的主要参数 | 第9-11页 |
1.3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史 | 第11-19页 |
1.3.1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发展 | 第11-12页 |
1.3.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的发展 | 第12-16页 |
1.3.3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的发展 | 第16-19页 |
1.4 活性层材料的性能要求和设计策略 | 第19-24页 |
1.4.1 对光谱吸收的要求 | 第19-20页 |
1.4.2 能级要求 | 第20页 |
1.4.3 迁移率要求 | 第20页 |
1.4.4 活性层成膜质量要求 | 第20-24页 |
1.5 本论文的设计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含四氟苯结构的无规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 第25-38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9页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6-27页 |
2.2.2 合成路线 | 第27页 |
2.2.3 合成步骤 | 第27-28页 |
2.2.4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29-37页 |
2.3.1 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及其分子量 | 第29页 |
2.3.2 聚合物的光学性能 | 第29-30页 |
2.3.3 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和理论计算 | 第30-32页 |
2.3.4 聚合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2-33页 |
2.3.5 聚合物光伏器件性能的表征 | 第33-36页 |
2.3.6 活性层的微观形貌 | 第36-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不同给电子强度的第二单元对交替聚合物能级及分子结构的调控 | 第38-48页 |
3.1 引言 | 第38-3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9-43页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39-40页 |
3.2.2 材料的合成路线 | 第40页 |
3.2.3 合成步骤 | 第40-42页 |
3.2.4 实验仪器 | 第42-43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43-47页 |
3.3.1 热稳定性 | 第43页 |
3.3.2 光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 | 第43-45页 |
3.3.3 分子理论模拟计算 | 第45-46页 |
3.3.4 聚合物的X射线衍射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4.1 结论 | 第48-49页 |
4.2 展望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