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 1.3.1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7页 |
| 1.4.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 第2章“最后雇主”计划就业理论 | 第18-25页 |
| 2.1“最后雇主”计划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 2.2 “最后雇主”计划就业理论 | 第20-23页 |
| 2.2.1 作为缓冲储备的“最后雇主”计划 | 第21-22页 |
| 2.2.2 相机抉择的“最后雇主”计划与“经济微调” | 第22-23页 |
| 2.2.3 “最后雇主”计划与政府赤字支出 | 第23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 第3章 “最后雇主”计划就业理论的争论 | 第25-36页 |
| 3.1 “最后雇主”计划的争论 | 第25-33页 |
| 3.1.1 支付能力问题 | 第25-27页 |
| 3.1.2 通货膨胀问题 | 第27-29页 |
| 3.1.3 失业问题 | 第29-30页 |
| 3.1.4 对公共部门工作的影响 | 第30-31页 |
| 3.1.5 对原有社会服务的影响 | 第31-32页 |
| 3.1.6 管理问题 | 第32-33页 |
| 3.2 对争论的认识 | 第33-34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4章 “最后雇主”计划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6-50页 |
| 4.1 “最后雇主”计划的实践 | 第36-44页 |
| 4.1.1 美国新政的就业政策 | 第36-39页 |
| 4.1.2 阿根廷Jefes计划 | 第39-44页 |
| 4.2 对我国的启示 | 第44-49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5章 本文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50-52页 |
| 5.1 本文结论 | 第50页 |
| 5.2 研究展望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