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研究--以凤阳县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研究方法第11页
   ·技术路线第11-12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综述第12-32页
   ·循环经济基本理论第12-23页
     ·循环经济概念发展第12-15页
     ·两种导向的循环经济分析构架第15-18页
       ·以资源为导向的循环经济第15-16页
       ·以环境为导向的循环经济第16-17页
       ·两种导向的循环经济差异与政策着力点第17-18页
     ·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实现条件第18-19页
     ·循环经济行为主体第19-22页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第22-23页
   ·县域循环经济基本理论第23-32页
     ·县域经济内涵和特征第23-25页
     ·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第25-26页
     ·县域循环经济第26-31页
     ·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31-32页
第三章 国内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32-37页
   ·国内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概述第32-35页
     ·工业型:山西交城县推出新型闭合工业园区模式第32-33页
     ·混合型:浙江宁海推出一、二、三产业资源共享模式第33-34页
     ·资源型:湖南汝城县推出资源反馈模式第34页
     ·农业型:黑龙江东宁县推出黑木耳循环产业链模式第34页
     ·城市郊区型:上海推出"四节"资源节约型农业模式第34-35页
   ·县域循环经济模式的比较分析第35页
   ·国内县域经济发展实践的启示第35-37页
第四章 凤阳县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与现状分析第37-47页
   ·资源禀赋第37-38页
     ·旅游资源第37页
     ·矿产资源第37-38页
     ·农业生产条件第38页
   ·产业发展现状第38-41页
   ·必要性和条件基础第41-43页
     ·必要性分析第41-42页
     ·支撑体系与保障条件第42-43页
   ·凤阳县循环经济实践第43-47页
     ·产业层面第43-45页
     ·企业层面第45-47页
第五章 凤阳县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第47-55页
   ·凤阳县循环经济发展基本途径第47页
   ·凤阳县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第47-51页
     ·以产业转型为核心,构建资源型产业集群模式第47-48页
     ·以产业创新为核心,构建渐进式循环农业模式第48-50页
     ·以产业提升为核心,构建产业联动式生态旅游模式第50-51页
   ·县域循环经济模式建立的外部因素第51-55页
     ·第三方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第51-52页
     ·公众和公益性组织的推动第52-53页
     ·信息的协调第53-54页
     ·政策法制环境第54-55页
第六章 结论第55-57页
   ·主要结论第55-56页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前景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土地整治社会效益评价研究
下一篇: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间收入阶层居民劳动收入差距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