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水下通信(声纳通信)论文

浅海水声双扩展信道估计与跟踪技术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10-13页
1. 绪论第13-23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1 水声信道建模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水声通信及双扩展信道估计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水声信道自适应跟踪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第19-23页
2. 水声信道特性及双扩展信道建模第23-44页
    2.1 影响浅海声传播的主要因素第23-28页
        2.1.1 声速第23-24页
        2.1.2 传播损失第24-26页
        2.1.3 噪声第26页
        2.1.4 多径传播第26-27页
        2.1.5 多普勒效应第27页
        2.1.6 随机起伏第27-28页
    2.2 浅海水声信道特征第28-32页
        2.2.1 可用通信带宽第28-29页
        2.2.2 时延-多普勒双扩展第29-31页
        2.2.3 时变性第31-32页
    2.3 浅海水声双扩展信道建模第32-43页
        2.3.1 简正波模型第32-35页
        2.3.2 射线模型第35-36页
        2.3.3 路径参数化模型第36-38页
        2.3.4 镜像参数化双扩展模型第38-43页
    2.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3. 时延多普勒双扩展信道估计第44-65页
    3.1 双扩展信道时反接收机结构第44-48页
        3.1.1 扩展函数及接收机数学描述第45-46页
        3.1.2 基于双扩展信道的时反接收机结构第46-48页
    3.2 基于压缩感知的双扩展信道估计第48-52页
        3.2.1 稀疏估计数学描述第48-50页
        3.2.2 凸优化算法第50页
        3.2.3 贪婪算法第50-52页
    3.3 基于互模糊度函数的双扩展信道估计第52-57页
        3.3.1 窄带互模糊度函数数学模型第52-55页
        3.3.2 CAF-based算法第55-57页
    3.4 仿真分析第57-64页
        3.4.1 仿真环境说明第57-59页
        3.4.2 OMP算法与CAF-based算法估计结果对比第59-62页
        3.4.3 基于OMP与CAF-based的时反接收机性能对比第62-64页
    3.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4. 动态时延多普勒双扩展信道跟踪第65-90页
    4.1 自适应信道均衡第65-71页
        4.1.1 反卷积的基本考虑第65-66页
        4.1.2 自适应均衡结构第66-68页
        4.1.3 自适应算法第68-71页
    4.2 动态稀疏双扩展信道的序贯跟踪第71-75页
        4.2.1 序贯跟踪数学模型第71-72页
        4.2.2 零吸引LMS算法第72-74页
        4.2.3 加权零吸引LMS算法第74-75页
    4.3 动态卡尔曼双扩展信道跟踪第75-80页
        4.3.1 双扩展信道动态模型第75-77页
        4.3.2 一步预测与新息过程第77-78页
        4.3.3 动态卡尔曼信道跟踪算法第78-80页
    4.4 仿真分析第80-89页
        4.4.1 自适应算法性能对比第80-83页
        4.4.2 动态双扩展信道跟踪仿真第83-89页
    4.5 本章小结第89-90页
5. 系统验证与实验数据处理第90-104页
    5.1 单载波水声通信系统原理与结构第90-95页
        5.1.1 水声通信系统结构概述第90-92页
        5.1.2 接收机结构第92-95页
    5.2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第95-103页
        5.2.1 实验环境简介第95-97页
        5.2.2 时反结合均衡数据处理第97-99页
        5.2.3 动态双扩展接收机数据处理第99-103页
    5.3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04-107页
    6.1 总结第104-105页
    6.2 创新点第105页
    6.3 展望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5页
作者简历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柱镜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AMBA总线的USB 3.0设备控制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