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马的机电一体化设计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1.2 骑马健身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 1.3 健身骑马机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本文结构 | 第15-16页 |
| 第2章 机构设计及动力学分析 | 第16-32页 |
| 2.1 健身马外部结构设计 | 第16-17页 |
| 2.2 传动机构的设计 | 第17-22页 |
| 2.2.1 偏心轴机构的设计 | 第17-20页 |
| 2.2.2 凸轮机构的设计 | 第20-21页 |
| 2.2.3 动力传动机构的设计 | 第21-22页 |
| 2.3 健身马机构的动力学仿真 | 第22-28页 |
| 2.3.1 Adams动力学分析原理 | 第23-24页 |
| 2.3.2 整体机构的仿真 | 第24-28页 |
| 2.4 健身马稳定性的分析 | 第28-31页 |
| 2.4.1 稳定性原理 | 第28页 |
| 2.4.2 稳定性分析 | 第28-31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32-58页 |
| 3.1 电机的选取 | 第32页 |
| 3.2 电机调速器和信号隔离器的选择 | 第32-35页 |
| 3.2.1 PWM直流调速器的选择 | 第33-35页 |
| 3.2.2 信号隔离器的选择 | 第35页 |
| 3.3 微处理器的选择 | 第35-36页 |
| 3.4 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36-49页 |
| 3.4.1 键盘与显示器接口模块 | 第37-38页 |
| 3.4.2 D/A转换电路模块 | 第38-43页 |
| 3.4.3 其他接口模块 | 第43-46页 |
| 3.4.4 原理图的绘制及电路板的制作 | 第46-48页 |
| 3.4.5 PCB布线及硬件抗干扰措施 | 第48-49页 |
| 3.4.6 实测控制效果与不足之处 | 第49页 |
| 3.5 控制系统的改进 | 第49-52页 |
| 3.5.1 显示输出接口模块 | 第50页 |
| 3.5.2 电机转速测量模块 | 第50-52页 |
| 3.5.3 改进的新控制电路原理图 | 第52页 |
| 3.6 音乐播放器的设计 | 第52-57页 |
| 3.6.1 播放器系统总体设计 | 第53页 |
| 3.6.2 系统硬件组成及电路设计 | 第53-57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4章 软件程序设计及电路仿真 | 第58-70页 |
| 4.1 各功能模块软件程序设计 | 第58-63页 |
| 4.1.1 键盘消抖程序设计 | 第58-60页 |
| 4.1.2 显示输出程序设计 | 第60页 |
| 4.1.3 计时程序设计 | 第60-62页 |
| 4.1.4 测速程序设计 | 第62页 |
| 4.1.5 音乐播放器程序设计 | 第62-63页 |
| 4.2 仿真电路设计与仿真调试 | 第63-68页 |
| 4.2.1 Protues软件简介 | 第64页 |
| 4.2.2 仿真硬件电路原理图 | 第64-65页 |
| 4.2.3 仿真测试 | 第65-68页 |
| 4.3 小结 | 第68-70页 |
| 第5章 基于MB9BF506控制方案的探索 | 第70-78页 |
| 5.1 ARM基本原理 | 第70-71页 |
| 5.1.1 ARM寄存器 | 第70-71页 |
| 5.1.2 异常 | 第71页 |
| 5.2 MB9BF506芯片简介 | 第71-72页 |
| 5.3 MB9BF506芯片的优势 | 第72-73页 |
| 5.4 基于MB9BF506的控制方案设计 | 第73-76页 |
| 5.5 小结 | 第76-78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第78页 |
| 6.2 设计的优势与不足 | 第78-79页 |
| 6.3 展望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