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单元喷雾增湿系统结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第2章 喷雾增湿简介 | 第12-15页 |
·喷雾增湿系统的组成 | 第12页 |
·喷雾增湿系统的工作机理 | 第12-13页 |
·对雾化喷嘴及水质的要求 | 第13-14页 |
·影响喷雾增湿效果的因素 | 第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3章 喷雾增湿FULENT 数值模拟基础 | 第15-25页 |
·离散相模型 | 第15-21页 |
·雾滴轨道数学模型 | 第16页 |
·离散相(水滴)控制方程 | 第16-20页 |
·离散相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第20-21页 |
·湍流模型 | 第21-22页 |
·压力—旋流雾化喷嘴模型 | 第22页 |
·凝汽器压力计算方法 | 第22-24页 |
·排汽压力 | 第22-23页 |
·风温变化 | 第23页 |
·凝汽器压力的计算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4章 空冷凝汽器喷雾增湿三维数值模拟 | 第25-37页 |
·喷雾增湿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25-27页 |
·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单元的实体尺寸及简化 | 第25-26页 |
·模型中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26-27页 |
·喷雾增湿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7-30页 |
·连续相模型的建立 | 第27-28页 |
·离散相设置 | 第28-30页 |
·喷雾增湿系统数值模拟 | 第30-35页 |
·喷嘴布置方式对喷雾增湿效果的影响 | 第30-32页 |
·喷雾方向对喷雾增湿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喷嘴孔径及喷雾压力对喷雾增湿效果的影响 | 第33-35页 |
·雾滴蒸发情况分析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5章 喷雾增湿系统结构优化 | 第37-50页 |
·优化方案1 | 第37-40页 |
·对喷嘴孔径为0.8mm 时的模拟结果 | 第38-39页 |
·对喷嘴孔径为1.0mm 时的模拟结果 | 第39-40页 |
·两种喷嘴模拟结果比较 | 第40页 |
·优化方案2 | 第40-43页 |
·对喷嘴孔径为0.8mm 时的模拟结果 | 第41-42页 |
·对喷嘴孔径为1.0mm 时的模拟结果 | 第42-43页 |
·两种喷嘴模拟结果比较 | 第43页 |
·优化方案3 | 第43-46页 |
·喷嘴孔径为0.8mm 时的模拟结果 | 第44-45页 |
·喷嘴孔径为1.0mm 时模拟结果 | 第45-46页 |
·优化方案间的比较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详细摘要 | 第56-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