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信托论文

国内信托公司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第1章 引言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页
    1.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第10-12页
        1.2.1 信托研究第10-11页
        1.2.2 风险管理第11-12页
        1.2.3 风险价值(Value at Risk,简称 VaR)第12页
    1.3 研究框架及方法第12-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页
        1.3.2 研究框架第12-13页
    1.4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第13-15页
        1.4.1 本文的创新第13-14页
        1.4.2 本文的不足第14-15页
第2章 信托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第15-25页
    2.1 信托的起源和概念第15-16页
        2.1.1 信托起源第15-16页
        2.1.2 信托概念第16页
    2.2 国内现代信托业的历史沿革第16-19页
        2.2.1 独立的信托业第16-17页
        2.2.2 五次整顿第17-18页
        2.2.3 重新定位第18-19页
        2.2.4 快速崛起第19页
    2.3 国内信托业现状第19-25页
        2.3.1 国内信托公司概况第19页
        2.3.2 信托资产规模第19-23页
        2.3.3 发展背后第23-24页
        2.3.4 风险暴露第24-25页
第3章 国内信托公司业务概述第25-40页
    3.1 国内信托公司主要业务类型第25-26页
        3.1.1 信托业务第25页
        3.1.2 固有业务第25页
        3.1.3 其他业务第25-26页
    3.2 融资类信托业务的主要模式及其地位第26-29页
        3.2.1 主要模式第26-27页
        3.2.2 业务地位第27-29页
    3.3 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及其意义第29-32页
        3.3.1 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及其主要模式第29页
        3.3.2 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意义第29-32页
    3.4 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发展现状第32-40页
        3.4.1 发展现状第32-34页
        3.4.2 风险暴露第34-40页
第4章 国内信托公司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第40-51页
    4.1 市场风险及其管控第40-43页
        4.1.1 系统性风险第41页
        4.1.2 价值第41-42页
        4.1.3 估值水平第42页
        4.1.4 质押率第42-43页
    4.2 流动性风险及其管控第43-45页
        4.2.1 质押股票处于限售期第44页
        4.2.2 质押股票占总股本比重过高第44页
        4.2.3 融资方剩余可质押股票不足第44-45页
    4.3 合规法律风险及其管控第45-47页
        4.3.1 合规风险第45-46页
        4.3.2 法律风险第46-47页
    4.4 信用风险及其管控第47-48页
        4.4.1 信用风险第47-48页
        4.4.2 信用风险的管控第48页
    4.5 政策、行业风险及其管控第48-49页
        4.5.1 政策风险第48页
        4.5.2 行业风险第48-49页
    4.6 其他风险及其管控第49-51页
        4.6.1 操作风险第49页
        4.6.2 道德风险第49页
        4.6.3 声誉风险第49-51页
第5章 评估股权质押率的 VaR 方法及实证分析第51-57页
    5.1 风险价值(VaR)方法第51-52页
        5.1.1 计算股票收益率第52页
        5.1.2 计算波动率第52页
        5.1.3 计算 VaR第52页
        5.1.4 计算质押率第52页
    5.2 实证研究第52-56页
        5.2.1 研究对象第52-53页
        5.2.2 样本选取及处理第53页
        5.2.3 计算第53-55页
        5.2.4 结果分析第55-56页
        5.2.5 结论第56页
    5.3 实际案例第56页
    5.4 对策建议第56-57页
第6章 总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 1第61-63页
附录 2第63-65页
致谢第65-68页
附件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通信设备商估值方法研究
下一篇:人民币外汇期权市场及产品实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