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铃汽车收益质量研究
导师评阅表 | 第3-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收益质量分析基本理论 | 第18-30页 |
2.1 收益质量概念及特征 | 第18-20页 |
2.1.1 会计收益 | 第18页 |
2.1.2 收益质量 | 第18页 |
2.1.3 收益质量的特征 | 第18-20页 |
2.2 收益质量分析内容 | 第20-25页 |
2.2.1 对企业收益形成过程的分析 | 第20-22页 |
2.2.2 收益结构质量分析 | 第22-24页 |
2.2.3 企业收益的现金保障程度分析 | 第24页 |
2.2.4 小结 | 第24-25页 |
2.3 收益质量影响因素的一般分析 | 第25-30页 |
2.3.1 社会环境 | 第25-26页 |
2.3.2 行业竞争及上下游供应链 | 第26-27页 |
2.3.3 企业状况 | 第27-30页 |
第三章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收益质量分析 | 第30-40页 |
3.1 收益形成过程分析 | 第30-34页 |
3.1.1 营业收入的质量 | 第30-33页 |
3.1.2 营业成本的质量 | 第33-34页 |
3.1.3 各项费用的质量 | 第34页 |
3.2 收益结构质量分析 | 第34-37页 |
3.2.1 损益表自身结构所包含的信息 | 第34-36页 |
3.2.2 收益结构对应的资产增值质量 | 第36-37页 |
3.3 收益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3.3.1 收益的现金保障程度 | 第37-38页 |
3.3.2 “投资收益”产生现金流入量的能力分析 | 第38-39页 |
3.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江铃汽车收益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9页 |
4.1 宏观因素分析:基于 PEST 框架 | 第40-43页 |
4.1.1 政治环境 | 第40-41页 |
4.1.2 经济环境 | 第41-42页 |
4.1.3 技术环境 | 第42-43页 |
4.2 供应链视角(中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5页 |
4.2.1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 第43-44页 |
4.2.2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第44页 |
4.2.3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第44-45页 |
4.3 企业内部因素(微观层面)对收益质量的影响 | 第45-49页 |
4.3.1 江铃汽车企业战略 | 第45-46页 |
4.3.2 公司治理结构 | 第46-47页 |
4.3.3 资产的先进性及结构 | 第47页 |
4.3.4 企业风险因素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提高江铃汽车收益质量的建议 | 第49-52页 |
5.1 紧跟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制定经营战略 | 第49-50页 |
5.2 稳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增强核心竞争力 | 第50-51页 |
5.3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2页 |
6.2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及发表文章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