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引言 | 第10-12页 |
1.2 镁渣 | 第12-15页 |
1.2.1 镁渣的形成 | 第12-13页 |
1.2.2 镁渣的性质 | 第13-14页 |
1.2.3 镁渣的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1.3 粉煤灰 | 第15-19页 |
1.3.1 粉煤灰的产生 | 第16页 |
1.3.2 粉煤灰的性质 | 第16-19页 |
1.3.3 粉煤灰的应用现状 | 第19页 |
1.4 含重金属工业固废的固化/稳定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法 | 第22-31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2-25页 |
2.1.1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来源 | 第22-24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24页 |
2.1.3 实验药剂 | 第24-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2.2.1 镁渣与污酸渣高温固化/稳定重金属的实验 | 第25-26页 |
2.2.2 镁渣与污酸渣常温固化/稳定重金属的实验 | 第26-27页 |
2.2.3 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 | 第27页 |
2.2.4 利用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固化/稳定重金属Pb和Cd | 第27-28页 |
2.3 分析方法 | 第28-31页 |
2.3.1 浸出毒性测定 | 第28-30页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0页 |
2.3.3 微观形貌分析 | 第30页 |
2.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镁渣与污酸渣高温固化/稳定重金属的研究 | 第31-41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镁渣与污酸渣中重金属元素检测 | 第31-32页 |
3.3 镁渣与污酸渣对CuCl_2·2H_2O和CdO的高温固化/稳定化实验 | 第32-35页 |
3.3.1 实验过程 | 第32页 |
3.3.2 毒性浸出结果 | 第32-34页 |
3.3.3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4-35页 |
3.4 镁渣与污酸渣对PbO、CdO、CuSO_4·5H_2O的高温固化/稳定实验 | 第35-40页 |
3.4.1 实验过程 | 第35页 |
3.4.2 毒性浸出结果 | 第35-39页 |
3.4.3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镁渣与污酸渣常温固化/稳定重金属的研究 | 第41-54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镁渣与污酸渣常温固化/稳定Pb(NO_3)_2、Cd(NO_3)_2·4H_2O的实验 | 第41-45页 |
4.2.1 实验过程 | 第41页 |
4.2.2 毒性浸出结果 | 第41-43页 |
4.2.3 微观形貌分析 | 第43-44页 |
4.2.4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4-45页 |
4.3 镁渣与污酸渣常温固化/稳定Cd(NO_3)_2·4H_2O的实验 | 第45-50页 |
4.3.1 实验过程 | 第45页 |
4.3.2 毒性浸出结果 | 第45-47页 |
4.3.3 微观形貌分析 | 第47-48页 |
4.3.4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8-49页 |
4.3.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49-50页 |
4.4 重金属的形态分析 | 第50-53页 |
4.4.1 污酸渣中Pb和Cd的形态分析 | 第50页 |
4.4.2 固化/稳定化处理后的渣料中重金属形态分析 | 第50-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 | 第54-63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实验过程 | 第5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0页 |
5.3.1 搅拌时间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5.3.2 养护温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5.3.3 养护时间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56-59页 |
5.3.4 加碱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5.4 微观形貌分析 | 第60-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利用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固化/稳定重金属Pb和Cd | 第63-70页 |
6.1 引言 | 第63页 |
6.2 实验过程 | 第63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63-69页 |
6.3.1 抗压强度 | 第63-66页 |
6.3.2 毒性浸出结果 | 第66-6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个人简介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