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6-10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1.1 胚胎着床及蜕膜化 | 第10-11页 |
1.2 胚胎着床及蜕膜化相关分子 | 第11-14页 |
1.2.1 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 | 第11-12页 |
1.2.2 Lif/Stat3信号通路 | 第12-13页 |
1.2.3 前列腺素类 | 第13-14页 |
1.3 Lcn2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3.1 Lcn2的结构及生物学特性 | 第14-15页 |
1.3.2 调节Lcn2的相关分子 | 第15-16页 |
1.3.3 Lcn2与肾脏损伤 | 第16页 |
1.3.4 Lcn2与脂质代谢 | 第16-17页 |
1.3.5 Lcn2与癌症 | 第17页 |
1.3.6 Lcn2与生殖 | 第17-18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37页 |
2.1 实验动物 | 第18页 |
2.2 实验材料的收集 | 第18页 |
2.3 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18-20页 |
2.3.1 早期妊娠 | 第18-19页 |
2.3.2 假孕小鼠模型 | 第19页 |
2.3.3 延迟和激活模型 | 第19页 |
2.3.4 人工诱导蜕膜化 | 第19-20页 |
2.3.5 类固醇激素处理 | 第20页 |
2.3.6 LPS处理 | 第20页 |
2.3.7 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假孕小鼠 | 第20页 |
2.4 原位杂交探针制备 | 第20-26页 |
2.4.1 菌种和主要试剂 | 第20页 |
2.4.2 PCR引物设计 | 第20-21页 |
2.4.3 总RNA的提取 | 第21-22页 |
2.4.4 RNA反转录合成cDNA | 第22页 |
2.4.5 PCR扩增 | 第22-23页 |
2.4.6 PCR产物凝胶电泳 | 第23页 |
2.4.7 PCR产物胶回收 | 第23页 |
2.4.8 PCR产物与pGEM-T载体的连接 | 第23-24页 |
2.4.9 重组质粒的转化及鉴定 | 第24-25页 |
2.4.10 阳性克隆质粒的提取 | 第25页 |
2.4.11 目的片段的扩增、回收、提纯 | 第25-26页 |
2.4.12 地高辛标记cRNA探针 | 第26页 |
2.5 原位杂交 | 第26-30页 |
2.5.1 原位杂交相关器皿的准备 | 第26-27页 |
2.5.2 原位杂交相关试剂的配制 | 第27-29页 |
2.5.3 冰冻切片 | 第29页 |
2.5.4 原位杂交步骤 | 第29-30页 |
2.6 Western Blot | 第30-35页 |
2.6.1 Western Blot相关试剂配制 | 第30-33页 |
2.6.2 蛋白样品的制备 | 第33页 |
2.6.3 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33-34页 |
2.6.4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4页 |
2.6.5 Western Blot流程 | 第34-35页 |
2.7 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处理 | 第35-36页 |
2.7.1 细胞培养的准备工作 | 第35页 |
2.7.2 基质细胞原代培养 | 第35-36页 |
2.7.3 体外诱导蜕膜化及P4处理 | 第36页 |
2.7.4 Lcn2 siRNA转染 | 第36页 |
2.8 Real-time RT-PCR | 第36-37页 |
2.8.1 Real-time PCR实验步骤 | 第36-37页 |
2.8.2 数据分析 | 第37页 |
2.9 统计学分析 | 第37页 |
3 结果 | 第37-53页 |
3.1 Lcn2原位杂交探针的制备 | 第37-39页 |
3.2 Lcn2在早期妊娠小鼠子宫中的表达 | 第39-40页 |
3.3 Lcn2在假孕小鼠子宫中的表达 | 第40-41页 |
3.4 Lcn2在延迟与激活着床子宫中的表达 | 第41页 |
3.5 Lcn2在人工诱导蜕膜化中的表达 | 第41-42页 |
3.6 雌激素及其受体对Lcn2表达的影响 | 第42-45页 |
3.6.1 类固醇激素对Lcn2表达的影响 | 第42-43页 |
3.6.2 E2处理不同时间对子宫中Lcn2表达的影响 | 第43-44页 |
3.6.3 ER受体激动剂对Lcn2表达的影响 | 第44-45页 |
3.6.4 E2在ERα 敲除鼠中对Lcn2表达的影响 | 第45页 |
3.7 小鼠基质细胞分离效果鉴定 | 第45-46页 |
3.8 基质细胞中孕酮对Lcn2表达的调节 | 第46-48页 |
3.8.1 体外诱导蜕膜化对Lcn2表达的调节 | 第46-47页 |
3.8.2 P4在基质细胞中对Lcn2的调节 | 第47-48页 |
3.9 PI3K/Akt-c-Myc参与P4对Lcn2的调节 | 第48页 |
3.10 Lcn2在基质细胞中对mPGES1的调节 | 第48-51页 |
3.11 LPS对Lcn2及mPGES1的调节 | 第51页 |
3.12 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Lcn2的刺激作用 | 第51-53页 |
4 讨论 | 第53-56页 |
4.1 Lcn2可能参与子宫上皮细胞的增殖 | 第53-54页 |
4.2 Lcn2可能对维持子宫内微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 第54-55页 |
4.3 Lcn2在小鼠基质细胞中可能促进PGE2的合成 | 第55-56页 |
4.4 在基质细胞中P4通过Akt-c-Myc调节Lcn2 | 第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