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厦门都市滨水型绿道休闲冲突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9-15页
    1.1 选题来源第9-10页
        1.1.1 大众休闲观念的转变第9页
        1.1.2 绿道建设的蓬勃发展第9页
        1.1.3 我国对绿道休闲日益重视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实践意义第10-11页
    1.3 概念界定第11-12页
        1.3.1 绿道第11页
        1.3.2 都市滨水型绿道第11-12页
        1.3.3 休闲冲突第12页
    1.4 研究内容第12-15页
        1.4.1 研究思路第12页
        1.4.2 具体研究内容第12-14页
        1.4.3 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研究第15-35页
    2.1 文献综述第15-25页
        2.1.1 绿道第15-20页
        2.1.2 休闲冲突的相关研究第20-23页
        2.1.3 绿道休闲冲突的相关研究第23-24页
        2.1.4 文献综述研究评述第24-25页
    2.2 绿道休闲涉及的相关理论研究第25-26页
        2.2.1 环境——行为关系理论第25页
        2.2.2 目标干扰理论第25-26页
    2.3 相关理论下的休闲冲突发生机制研究第26-33页
        2.3.1 休闲冲突发生的前提——休闲需求的产生和变化第26-27页
        2.3.2 诱发休闲冲突的因素——环境与个人空间的变化第27-29页
        2.3.3 休闲冲突的产生第29-32页
        2.3.4 休闲冲突的影响第32-33页
    2.4 休闲冲突的研究结构第33-35页
第3章 都市滨水型绿道休闲冲突实证设计第35-55页
    3.1 都市滨水型绿道休闲的特点第35-36页
        3.1.1 休闲群体的差异第35页
        3.1.2 休闲空间的有限性第35页
        3.1.3 独特的滨水环境第35页
        3.1.4 休闲配套设施的重要性第35-36页
    3.2 厦门都市滨水型绿道概括第36-40页
        3.2.1 厦门绿道的规划建设第36-37页
        3.2.2 厦门休闲发展情况第37-38页
        3.2.3 厦门都市滨水型绿道分布范围第38页
        3.2.4 厦门都市滨水型绿道的主要特点第38-40页
    3.3 厦门都市滨水型绿道休闲建设第40-49页
        3.3.1 厦门都市滨水型绿道休闲建设的特点第40-41页
        3.3.2 厦门都市滨水型绿道休闲配套设施建设第41-47页
        3.3.3 厦门都市滨水型绿道建设小结第47-49页
    3.4 厦门都市滨水型绿道休闲冲突研究结构和模型构建第49-55页
        3.4.1 都市滨水型绿道休闲冲突的研究变量第49-50页
        3.4.2 都市滨水型绿道休闲冲突研究变量的测量第50-51页
        3.4.3 结构假设和模型构建第51-55页
第4章 厦门都市滨水型绿道休闲冲突实证研究第55-95页
    4.1 数据来源和数据结构第55-60页
        4.1.1 问卷结构第55-57页
        4.1.2 问卷辅助调研与发放第57-60页
    4.2 厦门都市滨水型绿道休闲冲突模型的检验第60-66页
        4.2.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布第60-62页
        4.2.2 效度检验第62-66页
    4.3 厦门都市滨水型绿道休闲冲突实证分析第66-91页
        4.3.1 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第66-71页
        4.3.2 模型假设检验第71-75页
        4.3.3 个人特征对休闲冲突的感知差异第75-83页
        4.3.4 个人特征对休闲体验和休闲差异感知的差异第83-88页
        4.3.5 文本调查第88-89页
        4.3.6 休闲建设建议第89-91页
    4.4 本章小结第91-95页
        4.4.1 厦门都市都市滨水型绿道模型研究结果第91-92页
        4.4.2 个人因素对厦门都市滨水型绿道休闲的影响感知第92-95页
第5章 结论第95-97页
    5.1 结论第95-96页
    5.2 论文创新点第96页
    5.3 不足与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附录A 问卷第103-10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旅游型海岛景观功能冲突权衡研究--以福建东山岛为例
下一篇:基于博弈论的海岛休闲渔业发展模式研究--以厦门小嶝岛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