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民族建筑形式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8页 |
第二节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第二章 鄂伦春族传统建筑溯源 | 第12-17页 |
第一节 鄂伦春族地域特色 | 第12-13页 |
一、山川 | 第12页 |
二、河流 | 第12-13页 |
三、部落 | 第13页 |
第二节 鄂伦春族建筑历史成因 | 第13-15页 |
一、原始社会时期 | 第13-14页 |
二、封建社会时期 | 第14页 |
三、现代社会时期 | 第14-15页 |
第三节 鄂伦春族建筑文化根源 | 第15-17页 |
一、狩猎文化 | 第15页 |
二、季节迁徙 | 第15-16页 |
三、宗教文化 | 第16-17页 |
第三章 鄂伦春族建筑形式 | 第17-26页 |
第一节 常见的建筑形式 | 第17-21页 |
一、常用住房—— 斜仁柱 | 第17-18页 |
二、生活必须场所——恩克那力住哈汗、奥伦、喀莫刻 | 第18-19页 |
三、避寒房子——土窑子和木刻楞房 | 第19-20页 |
四、避暑住处——桦皮棚 | 第20页 |
五、狩猎棚舍——祜米汗、布棚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代表的鄂伦春建筑形式分析 | 第21-25页 |
一、原始建筑“斜仁柱” | 第21-24页 |
二、奥伦 | 第24-25页 |
第三节 鄂伦春族建筑形式特征 | 第25-26页 |
一、主要造型特征 | 第25页 |
二、主要结构特征 | 第25页 |
三、主要功能特征 | 第25-26页 |
第四章 鄂伦春族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 第26-43页 |
第一节 鄂伦春族传统建筑现况 | 第26-29页 |
一、鄂伦春传统建筑理念在当代建筑中的延伸 | 第26-27页 |
二、鄂伦春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人文情怀的融合 | 第27-28页 |
三、通过元素表象探究文化思想源泉 | 第28-29页 |
第二节 鄂伦春族建筑与现代融合的主要问题 | 第29-30页 |
一、主题意识不明确,建筑文化定位不高 | 第29页 |
二、建筑文化积累不够,发展后劲不足 | 第29页 |
三、建造成本过多,资源浪费严重 | 第29-30页 |
四、社会广泛认可还需提高 | 第30页 |
五、文化交叉领域存在盲目性 | 第30页 |
第三节 鄂伦春传统建筑保护与现代融合方法 | 第30-35页 |
一、鄂伦春族建筑在现代住宅设计中融合的原则 | 第31-33页 |
二、鄂伦春族建筑和现代建筑融合的基本方法 | 第33-35页 |
第四节 鄂伦春族建筑与现代建筑融合案例分析 | 第35-38页 |
第五节 鄂伦春族建筑与现代建筑融合的设计方案 | 第38-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