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管材连轧工艺关键技术开发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概述 | 第9-10页 |
1.1.1 镁及镁合金基本性能 | 第9-10页 |
1.1.2 镁合金应用前景 | 第10页 |
1.2 镁合金塑性变形机理 | 第10-13页 |
1.2.1 滑移机制 | 第11页 |
1.2.2 孪生机制 | 第11-12页 |
1.2.3 动态再结晶机制 | 第12-13页 |
1.3 镁合金管材塑性成形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1 拉拔成形 | 第13页 |
1.3.2 挤压成形 | 第13-14页 |
1.3.3 轧制成形 | 第14页 |
1.4 选题意义、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研究方案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镁合金热塑性变形行为 | 第17-31页 |
2.1 等温热压缩实验 | 第17-20页 |
2.1.1 实验所需材料与具体方法 | 第17-18页 |
2.1.2 压缩实验结果分析 | 第18-20页 |
2.2 镁合金热塑性变形本构方程 | 第20-26页 |
2.2.1 本构方程的类型 | 第20-21页 |
2.2.2 建立热塑性变形本构方程 | 第21-26页 |
2.3 AZ31B镁合金动态再结晶模型 | 第26-30页 |
2.3.1 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力模型 | 第26-28页 |
2.3.2 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模型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镁合金管材纵连轧工艺关键技术研究 | 第31-49页 |
3.1 短流程纵连轧工艺 | 第31-32页 |
3.2 连轧孔型设计 | 第32-36页 |
3.2.1 孔型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32-33页 |
3.2.2 孔型几何参数计算 | 第33-36页 |
3.3 管材变形区横截面积计算 | 第36-37页 |
3.4 芯棒速度研究 | 第37-40页 |
3.5 镁合金管材纵连轧力能参数研究 | 第40-48页 |
3.5.1 轧制力计算 | 第40-47页 |
3.5.2 轧制力矩计算[33] | 第47-48页 |
3.5.3 轧机实际计算数据 | 第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镁合金管材纵连轧损伤有限元模拟 | 第49-61页 |
4.1 镁合金管材连轧变形区应力分析 | 第49-50页 |
4.1.1 变形区应力状态分布 | 第49-50页 |
4.1.2 镁合金管材连轧变形区附加应力 | 第50页 |
4.2 镁合金管材连轧损伤模型 | 第50-52页 |
4.3 镁合金管材纵连轧热力耦合有限元模拟 | 第52-53页 |
4.4 镁合金管材纵连轧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第53-59页 |
4.4.1 不同减壁率下温度场分布 | 第53-55页 |
4.4.2 不同减壁率下损伤分析 | 第55-56页 |
4.4.3 不同减壁率下轧制力分析 | 第56-57页 |
4.4.4 不同减壁率下轧制扭矩分析 | 第57-58页 |
4.4.5 镁合金管材轧制壁厚分析 | 第5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镁合金管材纵连轧实验 | 第61-71页 |
5.1 连轧机的设备介绍 | 第61-62页 |
5.2 实验测量及采集器材 | 第62-64页 |
5.3 镁合金管材连轧实验方案 | 第64页 |
5.4 镁合金管材连轧实验结果分析 | 第64-69页 |
5.4.1 镁合金管材连轧轧制力 | 第64-65页 |
5.4.2 镁合金管材连轧扭矩 | 第65-66页 |
5.4.3 镁合金管材纵连轧壁厚 | 第66-67页 |
5.4.4 镁合金管材纵连轧金属的流动 | 第67-68页 |
5.4.5 镁合金管材纵连轧金相分析 | 第68-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镁合金管材纵连轧理论、仿真和实验分析 | 第71-77页 |
6.1 理论、模拟与实验的轧制力对比分析 | 第71-72页 |
6.2 理论、模拟和实验轧制扭矩对比分析 | 第72-73页 |
6.3 模拟和实验管件壁厚对比分析 | 第73页 |
6.4 工艺过程改进 | 第73-75页 |
6.4.1 道次压下量影响 | 第74页 |
6.4.2 速度制度设定 | 第74-7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