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7-11页 |
1 前言综述 | 第11-29页 |
1.1 本文背景概述 | 第11页 |
1.2 玉米耐受干旱和盐碱胁迫的研究进展 | 第11-22页 |
1.2.1 干旱和盐碱对玉米的危害 | 第11-12页 |
1.2.2 ABA信号传导途径 | 第12-16页 |
1.2.3 直接参与逆境耐受的基因产物 | 第16-20页 |
1.2.4 耐旱和耐盐转基因玉米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3 bZIP转录因子家族和植物抗逆 | 第22-23页 |
1.3.1 bZIP基因结构 | 第22页 |
1.3.2 bZIP基因功能 | 第22-23页 |
1.3.3 玉米bZIP基因研究 | 第23页 |
1.4 转录后修饰 | 第23-27页 |
1.4.1 可变剪切 | 第23-25页 |
1.4.2 miRNA介导的基因沉默 | 第25-27页 |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7-29页 |
2 ABP9特殊转录修饰的验证 | 第29-46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9-34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9页 |
2.1.2 逆境处理 | 第29页 |
2.1.3 DNA提取 | 第29-30页 |
2.1.4 Southern blot | 第30-32页 |
2.1.5 PCR检测ABP9转录本使用引物 | 第32页 |
2.1.6 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 | 第32-33页 |
2.1.7 捕获测序 | 第33页 |
2.1.8 RNA提取 | 第33页 |
2.1.9 DNA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Urea PAGE) | 第33页 |
2.1.10 转基因玉米的获得 | 第33页 |
2.1.11 克隆实验 | 第33-34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34-43页 |
2.2.1 ABP9转录本插入修饰现象的发现和前期数据 | 第34-36页 |
2.2.2 PCR方法检测ABP9.1转录本 | 第36-39页 |
2.2.3 克隆验证ABP9.1转录本数量 | 第39页 |
2.2.4 Southern blot检测ABP9在玉米中的拷贝 | 第39-40页 |
2.2.5 Genome-Seq和RNA-Seq检测ABP9.1转录本序列 | 第40-42页 |
2.2.6 捕获测序检测ABP9.1转录本 | 第42页 |
2.2.7 利用GFP-ABP9 genomic转基因玉米检测ABP9.1转录本 | 第42-43页 |
2.3 结论 | 第43-44页 |
2.4 讨论 | 第44-46页 |
2.4.1 序列插入型的RNA编辑 | 第44页 |
2.4.2 Urea PAGE电泳更加适合分析微量差异的核酸小片段 | 第44页 |
2.4.3 高通量测序法在本研究中的利用 | 第44-45页 |
2.4.4 关于核酸污染 | 第45页 |
2.4.5 后续补充实验的建议 | 第45-46页 |
3 ABP9转基因玉米的创建和耐旱性分析 | 第46-66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46-52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46-47页 |
3.1.2 大田旱处理方法 | 第47页 |
3.1.3 旱胁迫后的表型评估 | 第47页 |
3.1.4 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 第47-49页 |
3.1.5 农杆菌注射幼穗玉米转化法 | 第49-51页 |
3.1.6 Southern blot | 第51页 |
3.1.7 PCR检测引物 | 第51-52页 |
3.2 结果 | 第52-63页 |
3.2.1 转基因植株的创建和鉴定 | 第52-56页 |
3.2.2 ABP9过表达转基因玉米的大田抗旱表现 | 第56-63页 |
3.3 结论 | 第63-64页 |
3.4 讨论 | 第64-66页 |
3.4.1 玉米转基因方法的选择 | 第64页 |
3.4.2 耐旱指标的选择和下一步实验的改进 | 第64-65页 |
3.4.3 耐早转基因玉米研究 | 第65页 |
3.4.4 中等强度启动子驱动ABP9转基因玉米的构建 | 第65-66页 |
4 ABP9增强玉米抗旱性机理的初步探索 | 第66-105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66-72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66-67页 |
4.1.2 土壤水份检测方法 | 第67页 |
4.1.3 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ChIP) | 第67-71页 |
4.1.4 RNA提取 | 第71页 |
4.1.5 ChIP-Seq和RNA-Seq的测序和分析 | 第71页 |
4.1.6 ABP9发育表达谱 | 第71-72页 |
4.1.7 启动子Motif分析 | 第72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72-101页 |
4.2.1 PEG处理后ABP9转基因株系的RNA-Seq结果 | 第72-83页 |
4.2.2 干旱处理后ABP9转基因株系V5期叶片RNA-Seq结果 | 第83-88页 |
4.2.3 正常条件下转基因样品的RNA-Seq分析结果 | 第88-90页 |
4.2.4 不同条件下RNA-Seq分析组ABP9候选靶基因的交叉结果 | 第90-96页 |
4.2.5 利用ChIP-Seq筛选ABP9靶基因 | 第96-100页 |
4.2.6 ABP9定位和表达研究 | 第100-101页 |
4.3 结论 | 第101-103页 |
4.4 讨论 | 第103-105页 |
4.4.1 RNA-Seq的结果讨论 | 第103页 |
4.4.2 ChIP-Seq的结果讨论 | 第103-104页 |
4.4.3 ABP9增强植物耐旱性的机理讨论 | 第104-105页 |
5 课题总结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
个人简历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