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群型纠错的两比特BF译码算法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数字通信系统的介绍 | 第15-16页 |
1.2 典型的信道模型 | 第16-19页 |
1.2.1 二进制对称信道 | 第16-17页 |
1.2.2 二进制删除信道 | 第17页 |
1.2.3 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 | 第17-19页 |
1.3 信道编码和译码的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1.4 LDPC码译码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22-23页 |
第二章 LDPC码及其相关译码算法 | 第23-33页 |
2.1 LDPC码的相关介绍 | 第23-27页 |
2.1.1 线性分组码 | 第23-24页 |
2.1.2 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 | 第24-25页 |
2.1.3 LDPC码的描述与Tanner图表示 | 第25-27页 |
2.2 LDPC码的译码算法 | 第27-31页 |
2.2.1 基于置信传播的迭代译码算法 | 第28-30页 |
2.2.2 比特翻转迭代译码算法 | 第30-31页 |
2.3 错误平层与陷阱集的介绍 | 第31-32页 |
2.3.1 BSC信道下的LDPC码的错误平层 | 第31页 |
2.3.2 陷阱集的基本概念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两比特BF译码算法 | 第33-45页 |
3.1 比特翻转译码算法 | 第33-34页 |
3.2 基于两比特变量节点的更新规则 | 第34-37页 |
3.2.1 两比特变量节点的相关定义 | 第34-36页 |
3.2.2 算法TBFA1描述 | 第36-37页 |
3.3 基于两比特校验节点的更新规则 | 第37-41页 |
3.3.1 两比特校验节点的相关定义 | 第37-39页 |
3.3.2 算法TBFA2描述 | 第39-40页 |
3.3.3 算法TBFA2的框架分析 | 第40-41页 |
3.4 两比特BF译码器实现 | 第41-44页 |
3.5 算法的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基于集群型纠错的两比特BF算法 | 第45-57页 |
4.1 TBF选择算法的介绍 | 第45-47页 |
4.1.1 TBF算法分析 | 第45页 |
4.1.2 TBF算法的相关定义 | 第45-47页 |
4.2 TBF算法和错误类型 | 第47-50页 |
4.2.1 TBF算法的描述与分析 | 第47-48页 |
4.2.2 错误类型分析 | 第48-50页 |
4.3 新陷阱集和陷阱集配置的构造 | 第50-52页 |
4.3.1 TBF算法的新陷阱集构造 | 第50-51页 |
4.3.2 TBF算法的陷阱集配置的构造 | 第51-52页 |
4.4 选择TBF算法 | 第52-54页 |
4.5 算法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54-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7-5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
1. 基本情况 | 第65页 |
2. 教育背景 | 第65页 |
3. 在学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