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氯硝基苯类化合物 | 第9-13页 |
1.1.1 氯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应用 | 第9页 |
1.1.2 氯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来源与分布 | 第9-10页 |
1.1.3 氯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危害 | 第10-11页 |
1.1.4 氯硝基苯类化合物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 | 第13-16页 |
1.2.1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的生理特性 | 第13-15页 |
1.2.2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 生物合成金属纳米材料 | 第16-20页 |
1.3.1 金属纳米材料生物合成 | 第16-17页 |
1.3.2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合成纳米钯协同细菌的应用 | 第17-20页 |
1.4 理论计算方法的应用 | 第20页 |
1.5 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2.1.1 实验菌株 | 第22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1.3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2.2.1 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24-25页 |
2.2.2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的培养 | 第25页 |
2.2.3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的清洗与收集 | 第25页 |
2.2.4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 OD_(600)值的测定 | 第25-26页 |
2.2.5 Pd(Ⅱ)还原测定 | 第26页 |
2.2.6 生物纳米钯的形态分析 | 第26页 |
2.2.7 CNBs的产物定性分析 | 第26-27页 |
2.2.8 CNBs还原测定 | 第27页 |
2.2.9 前线分子轨道和电子密度的计算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纳米钯协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还原2-CNB的研究 | 第28-40页 |
3.1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还原Pd(Ⅱ)合成生物纳米钯 | 第28-29页 |
3.2 鉴定还原2-CNB的反应类型 | 第29-31页 |
3.3 Pd(Ⅱ)浓度对还原2-CNB的影响及其还原产物的分析 | 第31-34页 |
3.4 协同催化还原2-CNB动力学分析 | 第34-37页 |
3.5 协同催化体系下2-CNB浓度对还原2-CNB的影响 | 第37-38页 |
3.6 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纳米钯协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还原4-CNB的研究 | 第40-48页 |
4.1 鉴定还原2-CNB的反应类型 | 第40-41页 |
4.2 Pd(Ⅱ)浓度对还原4-CNB的影响及其还原产物的分析 | 第41-45页 |
4.3 协同催化体系下4-CNB浓度对还原4-CNB的影响 | 第45-47页 |
4.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纳米钯协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还原2,4-DCNB的研究 | 第48-56页 |
5.1 协同催化体系下2,4-DCNB的还原及产物分析 | 第48-50页 |
5.2 协同催化体系下2,4-DCAN的还原及产物分析 | 第50-51页 |
5.3 DFT计算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5.4 协同催化体系中2,4-DCNB还原降解路径分析 | 第53-54页 |
5.5 小结 | 第54-56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6-5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6.2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英文缩略词检索表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