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0页 |
1.1 植物对镉的吸收、转运和分布 | 第10-14页 |
1.1.1 植物对镉的吸收和转运 | 第10-12页 |
1.1.2 植物体内镉的分布情况 | 第12-14页 |
1.2 镉胁迫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14页 |
1.3 植物耐镉胁迫的机理 | 第14-17页 |
1.3.1 区室化作用 | 第15页 |
1.3.2 抗氧化机制 | 第15-16页 |
1.3.3 植物螯合作用 | 第16-17页 |
1.4 镉胁迫响应相关的基因 | 第17-18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镉胁迫对芥菜生长及镉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第20-2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21-22页 |
2.2.1 根长、株高与干重的测定 | 第21-22页 |
2.2.2 镉含量的测定 | 第22页 |
2.2.3 营养元素的测定 | 第22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2.3.1 镉胁迫对芥菜幼苗根长和株高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2 镉胁迫对芥菜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第23页 |
2.3.3 芥菜植株内镉的分布 | 第23-24页 |
2.3.4 镉胁迫对芥菜根系和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2.4 讨论 | 第25-28页 |
第三章 镉胁迫对芥菜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28-36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3.2.1 光合作用的测定 | 第29页 |
3.2.2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29页 |
3.2.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3.3.1 镉胁迫对芥菜功能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2 镉胁迫对芥菜功能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3 镉胁迫对芥菜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 讨论 | 第33-36页 |
第四章 镉胁迫对芥菜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第36-44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6-38页 |
4.2.1 试剂 | 第36-37页 |
4.2.2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37页 |
4.2.3 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测定 | 第37-38页 |
4.2.3.1 SOD酶活性的测定 | 第37页 |
4.2.3.2 APX酶活性的测定 | 第37页 |
4.2.3.3 POD酶活性的测定 | 第37-38页 |
4.2.3.4 GR酶活性的测定 | 第38页 |
4.2.3.5 CAT酶活性的测定 | 第38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4.3.1 镉胁迫对芥菜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4.3.2 镉胁迫对芥菜幼苗叶片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影响 | 第39-41页 |
4.3.3 镉胁迫对芥菜根系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41页 |
4.3.4 镉胁迫对芥菜幼苗根系中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4.4 讨论 | 第43-44页 |
第五章 镉胁迫的转录组分析 | 第44-54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44-47页 |
5.2.1 RNA的提取和质检 | 第44-45页 |
5.2.2 转录组测序 | 第45页 |
5.2.3 序列拼接 | 第45-46页 |
5.2.4 GO功能分类及COG功能分类 | 第46页 |
5.2.5 差异表达基因显著性富集分析 | 第46-47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47-53页 |
5.3.1 样本质检及测序结果 | 第47-49页 |
5.3.2 拼接序列分析 | 第49页 |
5.3.3 GO功能分类和COG功能分类 | 第49-51页 |
5.3.4 差异表达基因统计 | 第51页 |
5.3.5 差异表达基因的显著性富集分析 | 第51-53页 |
5.4 讨论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主要结果 | 第5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