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 1.1 汽轮机径向轴承简介 | 第13页 |
|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页 |
| 1.3 热弹变形分析的历史和现状 | 第13-16页 |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 1.5 章节安排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轴承结构参数及理论研究 | 第18-26页 |
| 2.1 概述 | 第18页 |
| 2.2 重载轴承的参数 | 第18-19页 |
| 2.3 理论研究方法 | 第19-25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固定瓦轴承瓦体热弹变形分析 | 第26-51页 |
| 3.1 概述 | 第26页 |
| 3.2 弹性变形分析 | 第26-37页 |
| 3.2.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26-28页 |
| 3.2.2 载荷及约束的施加 | 第28-32页 |
| 3.2.3 分析结果 | 第32-36页 |
| 3.2.4 比压变化下弹性变形分析结果 | 第36-37页 |
| 3.3 热变形分析 | 第37-46页 |
| 3.3.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37-38页 |
| 3.3.2 载荷及边界条件 | 第38-40页 |
| 3.3.3 分析结果 | 第40-46页 |
| 3.4 热弹变形分析 | 第46-49页 |
| 3.4.1 模型建立 | 第46页 |
| 3.4.2 载荷及边界条件 | 第46-47页 |
| 3.4.3 分析结果 | 第47-49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考虑热弹流润滑的轴承性能计算 | 第51-58页 |
| 4.1 概述 | 第51页 |
| 4.2 只考虑弹流润滑的轴承性能计算方法 | 第51-52页 |
| 4.3 考虑弹流润滑的轴承静动特性计算 | 第52-54页 |
| 4.3.1 静特性计算分析 | 第52-54页 |
| 4.3.2 动特性计算分析 | 第54页 |
| 4.4 考虑热流润滑的轴承静动特性计算 | 第54-57页 |
| 4.4.1 静特性计算分析 | 第55-56页 |
| 4.4.2 动特性计算分析 | 第56-57页 |
| 4.5 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重载轴承的变形补偿 | 第58-66页 |
| 5.1 概述 | 第58页 |
| 5.2 服役轴承及实际瓦面形线 | 第58-59页 |
| 5.2.1 服役轴承 | 第58页 |
| 5.2.2 实际瓦面形线 | 第58-59页 |
| 5.3 协调双间隙表征 | 第59-63页 |
| 5.3.1 瓦体局部变形的双间隙表征 | 第59-61页 |
| 5.3.2 针对弹性变形的协调双间隙的计算方法及结果 | 第61-63页 |
| 5.4 重载轴承关键设计技术 | 第63-64页 |
| 5.4.1 弹流变形补偿技术 | 第63页 |
| 5.4.2 冷态加工补偿及非等厚设计技术 | 第63-64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 6.1 工作总结与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67页 |
| 6.3 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