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发酵法制抗菌素论文

井冈霉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46页
    1.1 井冈霉素的研究现状第14-21页
        1.1.1 井冈霉素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第15-19页
        1.1.2 井冈霉素的发酵工程研究进展第19-20页
        1.1.3 井冈霉素代谢调控研究进展第20-21页
    1.2 微生物中氮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第21-28页
        1.2.1 微生物氮代谢简介第21-22页
        1.2.2 枯草芽孢杆菌中氮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第22-23页
        1.2.3 放线菌中氮代谢的调控机制第23-28页
    1.3 GlnR对抗生素生物合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第28-29页
    1.4 初级代谢全局性调控因子的交叉调控机制第29-32页
    1.5 微生物热激响应的研究进展第32-45页
        1.5.1 热激蛋白第33页
        1.5.2 放线菌基因组中一系列分子伴侣编码基因第33页
        1.5.3 微生物中热激响应的调控模式第33-37页
        1.5.4 放线菌中的热激响应调控机制的研究第37-43页
        1.5.5 放线菌中热激响应调控网络第43-45页
    1.6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第45-46页
        1.6.1 研究内容第45页
        1.6.2 研究目的第45-46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6-65页
    2.1 研究中所用菌株第46-47页
    2.2 研究中所用质粒第47-50页
    2.3 研究中所用引物第50-54页
    2.4 研究中所用培养基第54页
    2.5 研究中所用试剂和缓冲液第54-56页
    2.6 实验方法第56-65页
第三章 valK-val A双向启动子区域 137-bp片段的功能研究第65-71页
    3.1 前言第65-66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66-70页
        3.2.1 5008中缺失 137-bp片段提高井冈霉素产量第66-68页
        3.2.2 TL01中原位插入 137-bp片段降低井冈霉素产量第68-69页
        3.2.3 137-bp片段抑制井冈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转录第69-70页
    3.3 小结第70-71页
第四章 GlnR对井冈霉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第71-98页
    4.1 前言第71-73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73-97页
        4.2.1 DNA亲和层析钓取5008中valK-valA-int启动子区域的结合蛋白第73-80页
        4.2.2 GlnR直接调控井冈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转录第80-82页
        4.2.3 GlnR与5008井冈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valK-valA-int启动子区域结合位点第82-83页
        4.2.4 GlnR影响井冈霉素产量及产生菌的生长分化表型第83-87页
        4.2.5 GlnR影响井冈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的转录第87-88页
        4.2.6 5008中GlnR结合位点的突变第88-92页
        4.2.7 TL01中valK-valA-int启动子区域GlnR Binding Site II结合位点的突变第92-94页
        4.2.8 JG45和TL01中glnR的超量表达第94-96页
        4.2.9 GlnR对井冈霉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模型第96-97页
    4.3 小结第97-98页
第五章 井冈霉素生物合成温度调控机制的研究第98-126页
    5.1 前言第98-99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99-125页
        5.2.1 SHJG0322间接调控井冈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转录第99-100页
        5.2.2 SHJG0322缺失突变株的转录组表达谱芯片设计及质量检测第100-103页
        5.2.3 SHJG0322缺失突变株的转录组表达谱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功能分析第103-104页
        5.2.4 SHJG0322缺失对5008初级代谢的影响第104-106页
        5.2.5 SHJG0322缺失对5008次级代谢的影响第106-109页
        5.2.6 AfsS参与井冈霉素生物合成的温度调控第109-112页
        5.2.7 AfsS间接参与井冈霉素的生物合成第112-113页
        5.2.8 双组分调控因子SHJG6960/SHJG6961参与井冈霉素生物合成的温度调控第113-116页
        5.2.9 热激蛋白、ECF σ因子以及环境胁迫应答相关σ因子参与井冈霉素生物合成的调控第116-124页
        5.2.10 井冈霉素生物合成温度调控模型第124-125页
    5.3 小结第125-12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26-128页
    6.1 总结第126-127页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27页
    6.3 工作展望第127-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48页
致谢第148-149页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机器学习方法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计算密集型应用在新型众核处理机环境下的实现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