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硝祛毒洗剂对防治肛裂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1章 临床研究 | 第14-36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1.2.1 诊断标准 | 第14-15页 |
1.2.2 纳入标准 | 第15页 |
1.2.3 排除标准 | 第15页 |
1.2.4 病例剔除及脱落标准 | 第15页 |
1.2.5 终止试验标准 | 第15-16页 |
1.2.6 病例分组 | 第16页 |
1.2.7 统计方法 | 第16页 |
1.2.8 一般资料 | 第16-17页 |
1.3 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标准 | 第17-20页 |
1.3.1 治疗方法 | 第17-18页 |
1.3.2 临床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 第18-20页 |
1.4 结果 | 第20-26页 |
1.4.1 两组术后疼痛比较 | 第20-21页 |
1.4.2 两组术后水肿比较 | 第21-22页 |
1.4.3 两组术后出血比较 | 第22-23页 |
1.4.4 两组术后伤口面积比较 | 第23-24页 |
1.4.5 两组术后伤口愈合率比较 | 第24-25页 |
1.4.6 两组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比较 | 第25页 |
1.4.7 两组术后抑菌比较 | 第25页 |
1.4.8 两组术后 21d总体疗效比较 | 第25-26页 |
1.4.9 安全性观察 | 第26页 |
1.5 讨论 | 第26-32页 |
1.5.1 肛裂术后并发症的病因病机 | 第26-28页 |
1.5.2 柏硝祛毒洗剂组方的理论依据 | 第28-29页 |
1.5.3 柏硝祛毒洗剂的药理分析 | 第29-32页 |
1.5.4 金玄痔科熏洗液的的理论依据和药理分析 | 第32页 |
1.6 不足与展望 | 第32-33页 |
1.6.1 研究的不足 | 第32-33页 |
1.6.2 研究的展望 | 第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第2章 综述 肛裂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 第36-53页 |
2.1 现代医学对肛裂的认识 | 第36-41页 |
2.1.1 病因 | 第36-37页 |
2.1.2 临床表现 | 第37页 |
2.1.3 治疗 | 第37-41页 |
2.2 中医学对肛裂的认识 | 第41-45页 |
2.2.1 病因 | 第41-42页 |
2.2.2 临床表现 | 第42页 |
2.2.3 治疗 | 第42-45页 |
2.3 肛裂术后常见并发症以及其发病机制 | 第45-49页 |
2.3.1 疼痛 | 第45-46页 |
2.3.2 水肿 | 第46页 |
2.3.3 出血 | 第46-48页 |
2.3.4 感染 | 第48页 |
2.3.5 创面延迟愈合 | 第48-49页 |
2.4 小结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附录A 肛裂患者随机分组表 | 第54-55页 |
附录B 肛裂术后症状治疗观察表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导师简介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5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