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义分类的常识知识获取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语义分类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常识提取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汉语语义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 第11-12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3页 |
第2章 语义类的分类与表示 | 第13-34页 |
2.1 语义类定义 | 第13页 |
2.2 语义类来源 | 第13-14页 |
2.3 语义类的表示方法 | 第14-26页 |
2.3.1 语义类的表示 | 第14-17页 |
2.3.2 语义类框架槽说明 | 第17-26页 |
2.4 语义类的分类方法 | 第26-31页 |
2.4.1 利用二分法进行分类 | 第26页 |
2.4.2 利用语义类的语义特征进行分类 | 第26-28页 |
2.4.3 利用语义类的文法特征进行分类 | 第28页 |
2.4.4 利用语义类的常识特征进行分类 | 第28-31页 |
2.5 语义分类与描述框架管理系统 | 第31-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基于语义分类与描述框架的常识知识提取方法 | 第34-45页 |
3.1 通过语义分类提取常识 | 第34-35页 |
3.2 通过语义类的语义提取常识 | 第35-36页 |
3.3 通过语义类的语义角色提取常识 | 第36页 |
3.4 通过语义类之间的关系提取常识 | 第36-37页 |
3.5 通过语义类的例句提取常识 | 第37-38页 |
3.6 通过常识提取角度提取常识 | 第38-40页 |
3.7 通过兼语语义类和连动语义类提取常识 | 第40-43页 |
3.8 实验验证 | 第43-44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基于语义分类与描述框架的公理获取方法 | 第45-50页 |
4.1 获取周边角色的公理 | 第45页 |
4.2 根据语义类之间的关系获取公理 | 第45-48页 |
4.3 组合语义类的公理获取 | 第48页 |
4.4 伪组合语义类的公理获取 | 第48-49页 |
4.5 事元具体化的公理获取 | 第49页 |
4.6 处境的公理获取 | 第4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硕士期间的研究工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