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水生动物学论文

温州湾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19页
    1.1 游泳动物群落研究现状第15-17页
        1.1.1 概述第15-16页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 研究区域概况第17-18页
        1.2.1 东海渔业资源研究现状第17页
        1.2.2 温州湾渔业资源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第二章 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多样性研究第19-31页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第19-21页
        2.1.1 数据来源第19页
        2.1.2 调查时间与调查站位设置第19-20页
        2.1.3 调查方法及样品处理第20页
        2.1.4 数据处理第20-21页
    2.2 结果第21-28页
        2.2.1 游泳动物种类组成第21-22页
        2.2.2 各站位类群尾数及重量的分布第22-24页
        2.2.3 优势种组成第24-25页
        2.2.4 游泳动物生态类型组成第25页
        2.2.5 游泳动物物种多样性特征第25-28页
    2.3 讨论第28-31页
        2.3.1 种类组成第28页
        2.3.2 优势种第28-29页
        2.3.3 尾数及重量的分布第29页
        2.3.4 生态类型组成第29页
        2.3.5 生物多样性特征第29-31页
第三章 主要游泳动物功能群研究第31-41页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第31-32页
        3.1.1 数据来源第31页
        3.1.2 数据处理第31-32页
    3.2 结果第32-38页
        3.2.1 主要游泳动物功能群组成第32页
        3.2.2 功能群数量组成第32-35页
        3.2.3 种类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第35-38页
        3.2.4 功能群的营养级划分第38页
    3.3 讨论第38-41页
        3.3.1 功能群组成第38-39页
        3.3.2 种类多样性和功能群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第39页
        3.3.3 营养级第39-41页
第四章 生态位及生态位重叠值第41-49页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第41-42页
        4.1.1 数据来源第41页
        4.1.2 数据处理第41-42页
    4.2 结果第42-47页
        4.2.1 生态位宽度第42-43页
        4.2.2 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第43-45页
        4.2.3 主要种生态位重叠值第45-47页
    4.3 讨论第47-49页
        4.3.1 生态位宽度值第47页
        4.3.2 生态位重叠值第47-49页
第五章 主要种联结性研究第49-59页
    5.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第49-50页
        5.1.1 数据来源第49页
        5.1.2 数据处理第49-50页
    5.2 结果第50-56页
        5.2.1 总体关联性第50-51页
        5.2.2 卡方检验第51-52页
        5.2.3 联结系数第52-53页
        5.2.4 共同出现百分率第53-54页
        5.2.5 点相关系数第54-55页
        5.2.6 Ochiai指数第55-56页
    5.3 讨论第56-59页
        5.3.1 群落总体关联性第56页
        5.3.2 种间关联性第56-5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3页
    6.1 结论第59-60页
        6.1.1 种类组成及生态类型研究第59页
        6.1.2 主要游泳动物功能群研究第59-60页
        6.1.3 主要游泳动物生态位及生态位重叠第60页
        6.1.4 主要游泳动物联结性研究第60页
    6.2 展望第60-63页
附录 1第63-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致谢第77-7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家界导游口译实践报告--功能翻译理论在口译实践中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新形势下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策略及绩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