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重国籍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第三节 文章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双重国籍的理论解析 | 第13-18页 |
第一节 双重国籍的概念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双重国籍问题产生的根源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双重国籍的历史演进 | 第15-18页 |
第二章 中国双重国籍的历史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25页 |
第一节 中国国籍政策的历史发展 | 第18-20页 |
一 清朝末年的国籍政策 | 第18-19页 |
二 民国时期的国籍政策 | 第19-20页 |
三 现行的国籍政策 | 第20页 |
第二节 中国处理双重国籍问题的实践 | 第20-22页 |
一 中国和印尼双重国籍问题的协定 | 第20-21页 |
二 港澳地区处理双重国籍问题的对策 | 第21-22页 |
第三节 中国双重国籍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一 缺少与他国的国籍条约 | 第22页 |
二 国籍部门责任不明确 | 第22-23页 |
三 现行《国籍法》规定比较抽象 | 第23-24页 |
四 相关制度的执行困境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有关国家双重国籍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 第25-30页 |
第一节 美国双重国籍制度 | 第25-26页 |
一 美国双重国籍的立法规定 | 第25-26页 |
二 美国双重国籍制度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26页 |
第二节 德国双重国籍制度 | 第26-28页 |
一 德国双重国籍的立法规定 | 第26-27页 |
二 德国双重国籍制度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印度双重国籍制度 | 第28-30页 |
一 印度双重国籍的立法规定 | 第28页 |
二 印度双重国籍制度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完善中国双重国籍制度的路径选择 | 第30-46页 |
第一节 中国有限度地承认双重国籍 | 第30-35页 |
一 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 第30-31页 |
二 维护中国主权的体现 | 第31-32页 |
三 反映司法实践的需要 | 第32-33页 |
四 满足海外移民的诉求 | 第33-35页 |
第二节 签订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 | 第35-38页 |
一 签订双边条约 | 第35-37页 |
二 缔结多边条约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完善国内的国籍制度 | 第38-46页 |
一 明确国籍部门职责 | 第39-40页 |
二 修改现行国籍立法 | 第40-42页 |
三 落实相关法律制度 | 第42-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及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