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护士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8-12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2-18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1.2 相关概念 | 第14页 |
| 1.2.1 内镜护士 | 第14页 |
| 1.2.2 知识体系 | 第14页 |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3.1 澳大利亚 | 第14-15页 |
| 1.3.2 美国 | 第15-16页 |
| 1.3.3 欧洲 | 第16页 |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 1.5.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 1.5.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8-23页 |
| 2.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2.1.1 文献回顾 | 第18页 |
| 2.1.2 经验借鉴 | 第18页 |
| 2.1.3 现状调查 | 第18-19页 |
| 2.1.4 Delphi专家函询 | 第19页 |
| 2.2 研究步骤 | 第19-21页 |
| 2.2.1 成立研究小组 | 第19页 |
| 2.2.2 确定函询专家 | 第19-20页 |
| 2.2.3 发放专家函询表 | 第20-21页 |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21-23页 |
| 2.3.1 指标筛选方法 | 第21页 |
| 2.3.2 指标权重设置方法 | 第21-23页 |
| 第3章 结果 | 第23-43页 |
| 3.1 函询专家的基本情况 | 第23-25页 |
| 3.1.1 专家的一般资料 | 第23页 |
| 3.1.2 专家的权威程度 | 第23-24页 |
| 3.1.3 专家的积极程度 | 第24-25页 |
| 3.2 专家函询指标的分析及修订(第一轮) | 第25-37页 |
| 3.2.1 一级指标 | 第25页 |
| 3.2.2 二级指标 | 第25-27页 |
| 3.2.3 三级指标 | 第27-37页 |
| 3.3 专家函询指标的分析及修订(第二轮) | 第37-38页 |
| 3.4 专家意见的总体评价 | 第38-39页 |
| 3.4.1 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 | 第38-39页 |
| 3.4.2 协调程度 | 第39页 |
| 3.5 指标权重设置 | 第39-43页 |
| 3.5.1 一级指标 | 第39-41页 |
| 3.5.2 二级指标 | 第41页 |
| 3.5.3 三级指标 | 第41页 |
| 3.5.4 组合权重设置 | 第41-43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43-48页 |
| 4.1 前期准备情况分析 | 第43-44页 |
| 4.1.1 文献回顾分析 | 第43页 |
| 4.1.2 经验借鉴分析 | 第43-44页 |
| 4.1.3 现状调查分析 | 第44页 |
| 4.2 函询专家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 第44页 |
| 4.3 指标筛选情况分析 | 第44-45页 |
| 4.4 消化内镜护士培训知识体系内容 | 第45页 |
| 4.5 消化内镜护士培训知识体系的特点 | 第45-46页 |
| 4.5.1 在专业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 | 第45页 |
| 4.5.2 基础性知识与实用性知识相结合 | 第45-46页 |
| 4.5.3 注重职业安全防护与自我发展 | 第46页 |
| 4.6 消化内镜护士培训知识体系的指标权重分析 | 第46页 |
| 4.7 消化内镜护士培训知识体系的实施建议 | 第46-47页 |
| 4.8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7-48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附录 | 第53-77页 |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