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中国慈善公益类电视节目的社会功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8-13页
    一、研究目的第8-9页
    二、研究意义第9页
    三、文献综述第9-13页
第一章 慈善公益类电视节目与媒介社会功能理论第13-19页
    第一节 慈善公益类电视节目第13-17页
        一、慈善与公益第13-14页
        二、慈善公益类电视节目的内涵第14页
        三、中国慈善公益类电视节目的现状第14-17页
            1. 中国慈善公益类电视节目兴起第14-15页
            2. 中国慈善公益类电视节目类型第15-16页
            3. 中国慈善公益类电视节目特点第16-17页
    第二节 媒介社会功能理论角度下的慈善公益类电视节目第17-19页
第二章 慈善公益类电视节目的议程设置功能第19-25页
    第一节 “信息碎片化”中的议程聚焦第19-22页
        一、“选择过剩”化第19-20页
        二、慈善公益类节目的“美德”聚焦第20-22页
    第二节 引导舆论的议程关联第22-25页
        一、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第22-23页
        二、慈善公益节目的舆论引导第23-25页
第三章 慈善公益类电视节目的娱乐功能第25-36页
    第一节 慈善公益节目的娱乐化第25-28页
        一、慈善公益的娱乐倾向第25-26页
        二、娱乐化的深层原因第26-28页
            1. 新理念的刺激第26-27页
            2. “寻乐”本性的驱动第27页
            3. 市场的要求第27-28页
    第二节 慈善公益节目娱乐功能的特点第28-32页
        一、让主旋律通俗化第28-29页
        二、突出体现人文关怀第29-30页
        三、完善节目形态第30-32页
    第三节 慈善娱乐化应注意的问题第32-36页
        一、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的统一第32-34页
            1. 社会利益要居于首要地位第32-33页
            2. 节目经济利益的实现第33-34页
        二、把握娱乐元素的“度”第34-36页
            1. 追求“绿色收视率”第34页
            2. 励志感动与娱乐消费的协调第34-36页
第四章 慈善公益类电视节目的社会协调功能第36-43页
    第一节 缓冲社会矛盾第36-37页
    第二节 协调群体间关系第37-40页
        一、与弱势群体的关系第37-38页
        二、与慈善公益组织的关系第38-39页
        三、与普通受众的关系第39-40页
    第三节 协调资源分配第40-43页
第五章 慈善公益类电视节目的其他社会功能第43-49页
    第一节 慈善公益类电视节目的社会环境监测功能第43-45页
    第二节 慈善公益类电视节目的文化传递功能第45-47页
    第三节 慈善公益类节目的授予地位功能第47-49页
第六章 新媒体下的中国慈善公益类节目的发展第49-52页
    第一节 新媒体的社会功能放大第49-50页
    第二节 媒体融合的“微公益”第50页
    第三节 高互动的“公益联动”第50-52页
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otch信号调控髓系细胞参与肾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底物波动环境下黑曲霉中心碳代谢动态响应机制初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