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洋河口泥质植物沼泽潮滩水化学环境及海水—地下水交换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潮滩水化学环境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潮滩海水-地下水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9-24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20页 |
2.2 气候与水文 | 第20-21页 |
2.3 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第21-24页 |
2.3.1 地质条件 | 第21-22页 |
2.3.2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2-24页 |
第3章 光滩水化学特征分析 | 第24-35页 |
3.1 野外工作 | 第24-25页 |
3.2 主要离子分析 | 第25-29页 |
3.2.1 水化学类型 | 第25-26页 |
3.2.2 主要离子的浓度分布 | 第26-27页 |
3.2.3 主要离子与氯离子关系 | 第27-29页 |
3.3 营养盐分析 | 第29-30页 |
3.4 重金属分析 | 第30-33页 |
3.4.1 重金属浓度特征 | 第30-32页 |
3.4.2 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 第32-33页 |
3.5 关键水化学指标分析 | 第33-34页 |
3.6 小章总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光滩和芦苇区水化学特征对比分析 | 第35-44页 |
4.1 野外工作 | 第35-36页 |
4.2 主要离子对比分析 | 第36-37页 |
4.3 重金属对比分析 | 第37-40页 |
4.3.1 重金属在芦苇区域和光滩区对比 | 第37-39页 |
4.3.2 重金属污染程度 | 第39-40页 |
4.4 营养盐对比分析 | 第40页 |
4.5 浓度梯度下离子迁移方向 | 第40-42页 |
4.5.1 主要离子的迁移方向 | 第41页 |
4.5.2 重金属的迁移方向 | 第41-42页 |
4.6 ORP分布特征 | 第4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海水-地下水垂向交换研究 | 第44-53页 |
5.1 野外工作 | 第44-46页 |
5.2 渗出面形成条件 | 第46页 |
5.3 水力梯度法估算海水-地下水交换量 | 第46-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6章 北侧剖面数值模拟研究 | 第53-63页 |
6.1 数值模拟方法 | 第53-57页 |
6.1.1 控制方程 | 第53-54页 |
6.1.2 模型建立 | 第54-56页 |
6.1.3 模型的初始条件和参数设定 | 第56-57页 |
6.2 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7-62页 |
6.2.1 水头对比 | 第57-60页 |
6.2.2 地下水流场与盐度分布 | 第60-61页 |
6.2.3 观测井海水-地下水交换速率比较 | 第61-6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3-66页 |
7.1 结论 | 第63-65页 |
7.2 讨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