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剂型论文

黄白颗粒的药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细菌性痢疾第10-12页
        1.1.1 细菌性痢疾概述第10页
        1.1.2 细菌性痢疾的预测第10-11页
        1.1.3 细菌性痢疾的检测第11页
        1.1.4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第11-12页
    1.2 黄白颗粒的处方分析第12-19页
        1.2.1 黄连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第13-14页
        1.2.2 白头翁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第14-15页
        1.2.3 秦皮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第15-17页
        1.2.4 白芍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第17页
        1.2.5 木香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第17-19页
第2章 黄白颗粒制备工艺研究第19-29页
    2.1 剂型的选择第19页
    2.2 工艺路线筛选第19页
    2.3 仪器与材料第19页
    2.4 实验内容及结果第19-29页
        2.4.1 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第19-20页
        2.4.2 提取方法的比较第20-21页
        2.4.3 单因素考察第21-24页
        2.4.4 正交试验设计第24-25页
        2.4.5 最佳提取工艺验证第25-26页
        2.4.6 制剂成型工艺研究第26-28页
        2.4.7 制备工艺验证第28-29页
第3章 黄白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第29-41页
    3.1 仪器与材料第29页
    3.2 实验内容第29-40页
        3.2.1 名称第29页
        3.2.2 处方与制法第29页
        3.2.3 性状第29页
        3.2.4 鉴别第29-32页
        3.2.5 检查第32-33页
        3.2.6 含量测定第33-40页
        3.2.7 功能与主治第40页
        3.2.8 用法用量第40页
        3.2.9 规格第40页
        3.2.10 贮藏第40页
        3.2.11 有效期第40页
    3.3 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黄白颗粒稳定性研究第41-45页
    4.1 材料与仪器第41页
    4.2 考察项目第41页
        4.2.1 性状第41页
        4.2.2 粒度第41页
        4.2.3 水分第41页
        4.2.4 溶化性第41页
        4.2.5 含量第41页
        4.2.6 微生物限度第41页
    4.3 试验方法与结果第41-44页
        4.3.1 影响因素试验第41-43页
        4.3.2 加速试验第43-44页
        4.3.3 长期稳定性试验第44页
    4.4 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黄白颗粒药效学研究第45-47页
    5.1 实验材料第45页
    5.2 实验方法第45-46页
        5.2.1 药液制备第45页
        5.2.2 实验安排第45页
        5.2.3 计算方法第45-46页
    5.3 实验结果第46页
    5.4 小结第46-47页
第6章 结论与创新第47-48页
    6.1 结论第47页
    6.2 创新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作者简介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控转塔冲床进给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优化
下一篇:基于SAGWO算法的分布式电源优化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