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血蜱超微形态和生活史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综述 | 第9-17页 |
1.1 蜱的基本外部形态 | 第9-11页 |
1.1.1 假头 | 第9-10页 |
1.1.2 躯体 | 第10页 |
1.1.3 附肢 | 第10-11页 |
1.2 扫描电镜在蜱分类学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1.3 蜱类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3.1 蜱类的生活史 | 第12-14页 |
1.3.2 蜱类的滞育 | 第14页 |
1.3.3 蜱类的吸血特性 | 第14-15页 |
1.3.4 蜱类与宿主关系 | 第15页 |
1.3.5 蜱类的生殖与发育 | 第15-16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2 西藏血蜱的超微形态 | 第17-27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7-18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2.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17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17-18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18-23页 |
2.2.1 幼蜱的超微形态 | 第18-19页 |
2.2.2 若蜱的超微形态 | 第19-20页 |
2.2.3 雄蜱的超微形态 | 第20-22页 |
2.2.4 雌蜱的超微形态 | 第22-23页 |
2.3 讨论 | 第23-27页 |
3 西藏血蜱的生活史 | 第27-33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7-28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3.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7页 |
3.1.3 西藏血蜱生物学参数 | 第27-28页 |
3.1.4 数据分析 | 第28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28-31页 |
3.2.1 西藏血蜱的生活史 | 第28-29页 |
3.2.2 西藏血蜱不同时期的吸血特性及体重变化 | 第29页 |
3.2.3 西藏血蜱的产卵特性 | 第29-31页 |
3.3 讨论 | 第31-33页 |
4 总结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