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轻型钢桁网架的设计计算方法 | 第13-17页 |
2.1 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计算 | 第13页 |
2.2 轴心受力构件的刚度计算 | 第13-14页 |
2.3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计算 | 第14-15页 |
2.3.1 两类失稳问题 | 第14-15页 |
2.3.2 稳定性计算公式 | 第1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第3章 轻型钢桁网架的数值分析 | 第17-25页 |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7-19页 |
3.1.1 结构参数 | 第17页 |
3.1.2 浇筑方案 | 第17-19页 |
3.1.3 基本假定 | 第19页 |
3.2 荷载工况的确定 | 第19-24页 |
3.2.1 荷载工况 | 第19-20页 |
3.2.2 施工荷载 | 第20-2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4章 轻型钢桁网架的现场监测 | 第25-45页 |
4.1 监测参数 | 第25-28页 |
4.1.1 结构参数 | 第25页 |
4.1.2 测点布置 | 第25-27页 |
4.1.3 监测仪器 | 第27-28页 |
4.2 监测结果分析 | 第28-40页 |
4.2.1 第十跨钢桁网架的监测结果分析 | 第28-35页 |
4.2.2 第四跨钢桁网架的监测结果分析 | 第35-40页 |
4.3 钢桁网架第一次使用的监测结果分析 | 第40-44页 |
4.3.1 第十跨轻型钢桁网架第一次使用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4.3.2 第四跨轻型钢桁网架第一次使用位移监测结果 | 第42-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轻型钢桁网架的内力、刚度和稳定性分析 | 第45-55页 |
5.1 基本原理 | 第45-49页 |
5.1.1 有限元结构内力和刚度分析原理 | 第45-46页 |
5.1.2 有限元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原理 | 第46-49页 |
5.2 第十跨钢桁网架静力分析 | 第49-50页 |
5.2.1 第十跨钢桁网架内力分析 | 第49-50页 |
5.2.2 第十跨钢桁网架刚度分析 | 第50页 |
5.3 第十跨钢桁网架稳定性分析 | 第50-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6章 轻型钢桁网架施工过程的倒塌分析 | 第55-63页 |
6.1 连续倒塌分析方法 | 第55-57页 |
6.1.1 轻型钢桁网架连续倒塌分析的荷载组合 | 第55-56页 |
6.1.2 轻型钢桁网架连续倒塌分析的失效与破坏准则 | 第56-57页 |
6.2 施工过程的倒塌分析 | 第57-61页 |
6.2.1 结构初始破坏状态选择 | 第57-58页 |
6.2.2 去除上弦杆失效杆件后剩余结构的静力分析结果 | 第58-59页 |
6.2.3 去除下弦杆失效杆件后剩余结构的静力分析结果 | 第59-60页 |
6.2.4 去除腹杆失效杆件后剩余结构的静力分析结果 | 第60-61页 |
6.3 抗连续倒塌设计 | 第61-6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7.1 结论 | 第63页 |
7.2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