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电沉积三维核壳结构材料及其在储能器件上的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40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锂二次电池简介第11-20页
        1.2.1 锂离子二次电池工作原理第11-12页
        1.2.2 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第12-15页
        1.2.3 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第15-20页
    1.3 超级电容器简介第20-21页
    1.4 电沉积法在储能材料中的应用现状第21-23页
    1.5 三维核壳结构材料研究现状第23-27页
        1.5.1 三维核壳结构锂电负极材料第23-25页
        1.5.2 三维核壳结构超级电容器材料第25-27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7-29页
    参考文献第29-40页
第二章 材料表征方法第40-44页
    2.1 分析表征方法及其原理第40-41页
        2.1.1 X射线衍射分析第40页
        2.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第40-41页
        2.1.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第41页
        2.1.4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第41页
    2.2 电极制备及测试设备第41-42页
        2.2.1 纽扣电池的装备第41-42页
        2.2.2 纽扣电池的测试第42页
    2.3 电化学表征手段第42-44页
        2.3.1 电化学循环伏安测试第42页
        2.3.2 电化学交流阻抗第42-44页
第三章 三维核壳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锂电负极第44-60页
    3.1 引言第44页
    3.2 实验部分第44-49页
        3.2.1 实验方法第44-46页
        3.2.2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第46-48页
        3.2.3 CNT@pMnO@C的合成第48-49页
    3.3 CNT@pMnO@C的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9-56页
        3.3.1 CNT@pMnO@C的表征第49-52页
        3.3.2 CNT@pMnO@C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2-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第四章 三维核壳结构过渡金属羟基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第60-74页
    4.1 引言第60-61页
    4.2 实验部分第61-62页
        4.2.1 实验试剂药品第61-62页
        4.2.2 实验仪器第62页
    4.3 CNT@MnOOH@PPy的合成和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测试表征第62-70页
        4.3.1 CNT@MnOOH@PPy的合成第62-64页
        4.3.2 电容器的测试第64页
        4.3.3 CNT@MnOOH@PPy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第64-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缩写列表第76-78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第78-80页
    1. 发表论文第78页
    2. 发明专利第78-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肾纤维化的影响
下一篇:星巴克的微博、微信体验营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