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2 选题依据 | 第10-12页 |
1.2.1 学生体质下降,阳光体育势在必行 | 第10-11页 |
1.2.2 学校体育的安全问题与体育实践之间存在矛盾 | 第11页 |
1.2.3 体育活动风险认知与体育行为之间的关系值得探讨 | 第11页 |
1.2.4 不同区域文化对个体的认知、行为和发展的影响是提高我国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 第11-12页 |
1.3 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理论背景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6页 |
1.3.1 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理论背景 | 第12-14页 |
1.3.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6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5 研究目标 | 第18-20页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0-24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20-21页 |
2.2.2 访谈法 | 第21页 |
2.2.3 问卷调查法 | 第21-23页 |
2.2.4 数理统计法 | 第23-24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4-102页 |
3.1 西安、昆明两地初中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现状比较 | 第24-59页 |
3.1.1 西安、昆明两地初中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现状研究 | 第24-27页 |
3.1.2 西安、昆明两地初中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现状的比较 | 第27-33页 |
3.1.3 两地城乡初中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现状 | 第33-40页 |
3.1.4 不同性别初中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现状的比较 | 第40-49页 |
3.1.5 不同年级初中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现状的比较 | 第49-59页 |
3.2 西安、昆明两地初中学生体育参与现状的比较 | 第59-71页 |
3.2.1 西安、昆明两地初中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现状 | 第59-61页 |
3.2.2 西安、昆明两地初中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现状的比较 | 第61-63页 |
3.2.3 两地城乡初中学生体育参与现状的比较 | 第63-65页 |
3.2.4 不同性别初中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现状的比较 | 第65-68页 |
3.2.5 不同年级初中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现状的比较 | 第68-71页 |
3.3 西安、昆明两地初中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影响因素的比较 | 第71-102页 |
3.3.1 两地初中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的现状 | 第71-77页 |
3.3.2 西安、昆明两地初中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的比较 | 第77-81页 |
3.3.3 两地城乡初中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影响因素的比较 | 第81-86页 |
3.3.4 不同性别初中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影响因素的比较 | 第86-94页 |
3.3.5 不同年级初中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影响因素的比较 | 第94-102页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02-106页 |
4.1 结论 | 第102-104页 |
4.1.1 西安市、昆明市两地初中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现状存在差异 | 第102页 |
4.1.2 西安市、昆明市两地初中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现状存在差异 | 第102-103页 |
4.1.3 影响西安市、昆明市两地初中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因素存在差异 | 第103-104页 |
4.2 建议 | 第104-106页 |
4.2.1 创设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激发体育课程的健身和文化功能 | 第104页 |
4.2.2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 第104页 |
4.2.3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 第104-105页 |
4.2.4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营造健康的体育环境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9页 |
附录 | 第109-11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主要成果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