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植酸酶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植酸的简介 | 第13页 |
·植酸酶的简介 | 第13页 |
·植酸酶的来源 | 第13-14页 |
·植酸酶的结构 | 第14-15页 |
·植酸酶的理化性质 | 第15-16页 |
·微生物植酸酶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微生物植酸酶的来源 | 第16页 |
·微生物植酸酶的生产 | 第16-18页 |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巴斯德毕赤酵母的简介 | 第18页 |
·巴斯德毕赤酵母的生物学特性 | 第18-19页 |
·巴斯德毕赤酵母的遗传学特性 | 第19页 |
·巴斯德毕赤酵母发酵策略 | 第19-20页 |
·温度 | 第19页 |
·pH值 | 第19页 |
·溶氧量 | 第19-20页 |
·甲醇的浓度和监测 | 第20页 |
·提高植酸酶热稳定性的研究进展及其改进方法 | 第20-24页 |
·植酸酶热稳定性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影响植酸酶热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第21-22页 |
·提高植酸酶热稳定性的方法 | 第22-23页 |
·筛选合适的载体 | 第23-24页 |
·包被技术 | 第24页 |
·植酸酶的应用前景 | 第24-27页 |
·植酸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7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毕赤酵母工程菌产植酸酶的摇瓶发酵工艺优化 | 第29-45页 |
·引言 | 第29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9-33页 |
·主要设备和仪器 | 第29-30页 |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30-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6页 |
·实验菌种 | 第33页 |
·摇瓶培养方法 | 第33页 |
·菌体浓度测定方法 | 第33-34页 |
·Minitab设计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植酸酶表达量(酶活)测定方法 | 第35-3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部分因子实验设计 | 第36-37页 |
·部分因子实验数据 | 第37-38页 |
·显著因素的筛选 | 第38-40页 |
·显著因素的分析 | 第40-41页 |
·甲醇添加量对表达量的影响 | 第41页 |
·生长时间对表达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接种量对表达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摇瓶优化后的酶活力对比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毕赤酵母工程菌产植酸酶的高密度发酵工艺优化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 第45-61页 |
·引言 | 第45-46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6-48页 |
·主要设备和仪器 | 第46页 |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46-47页 |
·培养基和溶液 | 第47-48页 |
·缓冲溶液的配制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52页 |
·实验菌种 | 第48页 |
·发酵罐培养方法 | 第48-50页 |
·菌体浓度测定方法 | 第50页 |
·植酸酶表达量(酶活)测定方法 | 第50页 |
·蛋白电泳SDS-PAGE方法 | 第50-51页 |
·植酸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 第51-52页 |
·几种酶的耐热温度性的对比实验方法 | 第52页 |
·剩余酶活计算方法 | 第5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59页 |
·诱导时间对表达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流加诱导补料策略对表达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诱导pH对表达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诱导温度对表达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毕赤酵母工程菌产植酸酶优化前后的对比 | 第56-57页 |
·诱导后表达产物SDS-PAGE分析 | 第57页 |
·植酸酶的最适pH | 第57-58页 |
·植酸酶的热稳性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毕赤酵母工程菌产植酸酶的热稳定性研究及其初步应用 | 第61-80页 |
·前言 | 第61-62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62-64页 |
·主要设备和仪器 | 第62页 |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62-63页 |
·配制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 第63-64页 |
·实验方法 | 第64-66页 |
·植酸酶表达量(酶活)测定方法 | 第64页 |
·植酸酶酶液的浓缩方法 | 第64-66页 |
·添加无机盐提高植酸酶热稳定性实验 | 第66页 |
·添加糖类提高植酸酶热稳定性实验 | 第6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6-79页 |
·硫酸铵沉淀法对植酸酶的影响 | 第66-67页 |
·超滤浓缩法对植酸酶的影响 | 第67-68页 |
·无机盐对植酸酶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68-71页 |
·糖类对植酸酶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71-75页 |
·与几种商品植酸酶的热稳定性对比 | 第75-76页 |
·稳定剂对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 第76-77页 |
·植酸酶的养殖实验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0-83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附件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