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特用阔叶树类论文--油茶论文

湖南红壤地油茶林不同除草方式比较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前言第10-21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1.2 林地耕作技术研究进展第11-12页
    1.3 除草技术研究进展第12-19页
        1.3.1 草甘膦毒性研究进展第13-14页
        1.3.2 林下覆盖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3 覆膜除草研究进展第15-16页
        1.3.4 机械除草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5 覆盖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第17-19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0-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4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21页
    2.2 研究对象第21页
    2.3 试验设计方案第21-22页
    2.4 样品的采集与调查第22-23页
        2.4.1 样品的采集第22页
        2.4.2 样品的测定第22页
        2.4.3 杂草种类调查第22-23页
        2.4.4 参数计算方法第23页
        2.4.5 树体指标测定第23页
    2.5 数据处理第23-2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4-52页
    3.1 油茶幼林杂草调查第24-27页
        3.1.1 油茶幼林杂草种类调查第24-26页
        3.1.2 油茶幼林杂草习性调查第26-27页
    3.2 不同除草方式的除草效果第27-31页
        3.2.1 不同除草方式对所有杂草密度的影响第27-28页
        3.2.2 不同除草方式对禾本科杂草密度的影响第28-29页
        3.2.3 不同除草方式对阔叶杂草密度的影响第29-31页
    3.3 不同除草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31-48页
        3.3.1 不同除草方式对pH值的影响第31-33页
        3.3.2 不同除草方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第33-36页
        3.3.3 不同除草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第36-38页
        3.3.4 不同除草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第38-41页
        3.3.5 不同除草方式对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影响第41-43页
        3.3.6 不同除草方式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第43-46页
        3.3.7 不同除草方式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第46-48页
    3.4 不同除草方式对油茶树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第48-52页
        3.4.1 不同除草方式对油茶树高生长的影响第48-49页
        3.4.2 不同除草方式对油茶冠幅的影响第49页
        3.4.3 不同除草方式对油茶地径的影响第49-50页
        3.4.4 不同除草方式对油茶新梢粗度的影响第50-51页
        3.4.5 不同除草方式对油茶新梢长度的影响第51-52页
4 结论与讨论第52-55页
5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第55-56页
    5.1 主要结论第55页
    5.2 创新点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6页
附录主要学术成果第66-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生物组学方法的纳米银细胞毒性机理研究
下一篇:交叉上市、分析师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