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导论第8-18页
    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9页
        1.2.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文献综述第10-18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7页
        1.3.3 文献述评第17-18页
2 研究设计第18-24页
    2.1 理论依据第18-20页
    2.2 核心概念第20-21页
    2.3 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第21-22页
    2.4 研究方法第22页
    2.5 研究创新第22-24页
3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参与行为现状分析第24-36页
    3.1 数据来源及样本的基本特征第24-25页
        3.1.1 数据来源第24页
        3.1.2 样本基本特征第24-25页
    3.2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参与行为现状第25-31页
        3.2.1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出勤率现状第25-27页
        3.2.2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互动现状第27-31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1-36页
        3.3.1 课程认知第31-33页
        3.3.2 参与意愿第33页
        3.3.3 课堂行为第33-34页
        3.3.4 不同学科学生参与情况比较第34-36页
4 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参与行为的因素分析第36-57页
    4.1 课程认知第38-41页
        4.1.1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认知的基本情况第38页
        4.1.2 课程认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参与行为的影响第38-41页
    4.2 教学方式第41-43页
        4.2.1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基本情况第41页
        4.2.2 教学方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参与行为的影响第41-43页
    4.3 教师行为第43-46页
        4.3.1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的基本情况第43-44页
        4.3.2 教师行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参与行为的影响第44-46页
    4.4 群体文化第46-49页
        4.4.1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群体文化的基本情况第46页
        4.4.2 群体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参与行为的影响第46-49页
    4.5 参与条件第49-53页
        4.5.1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条件的基本情况第49-50页
        4.5.2 参与条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参与行为的影响第50-53页
    4.6 结果与分析第53-57页
5 结论、建议与不足第57-62页
    5.1 研究结论第57-58页
    5.2 建议第58-61页
        5.2.1 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动力与兴趣第58-59页
        5.2.2 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第59-60页
        5.2.3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第60-61页
    5.3 研究不足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调查问卷第66-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高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棉酚和环丙烯脂肪酸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肝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