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及农具论文--种植机械论文--播种机论文

类球形蔬菜种子精量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课题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17-19页
        1.3.1 研究目的第17-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类球形蔬菜种子物理特性测试与分析第19-25页
    2.1 试验材料与目的第19页
    2.2 试验方法第19页
    2.3 蔬菜种子物理特性第19-24页
        2.3.1“快绿 236”大白菜种子物理特性第19-20页
        2.3.2“金典华良早五号”白菜种子物理特性第20-22页
        2.3.3 油菜种子物理特性第22-23页
        2.3.4 种子物理特性对比分析第23-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类球形蔬菜种子精量播种机总体设计第25-31页
    3.1 蔬菜精量播种机总体结构设计第25页
    3.2 蔬菜精量播种机的工作过程第25-26页
    3.3 蔬菜精量播种机结构设计第26-29页
        3.3.1 动力系统设计第26-28页
        3.3.2 遥控驾驶系统设计第28页
        3.3.3 播种株距分析第28-29页
    3.4 蔬菜精量播种机改进设计第29-30页
    3.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内充种气力式精量集排器总体设计第31-48页
    4.1 内充种气力式精量集排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31-32页
    4.2 内充种气力式精量集排器工作过程第32-33页
    4.3 集排器主要结构设计第33-36页
        4.3.1 动力轴组合设计第33-34页
        4.3.2 正负气室组合设计第34页
        4.3.3 投种口组合设计第34-35页
        4.3.4 集排器正压区和负压区气室容积第35页
        4.3.5 排种滚筒型孔孔径第35-36页
        4.3.6 排种滚筒的径向孔数和轴向行数第36页
    4.5 集排器关键参数分析第36-38页
        4.5.1 负压区压力值分析第36-37页
        4.5.2 排种滚筒转速分析第37-38页
    4.6 集排器投种环节高速摄影试验与投种口改进设计第38-47页
        4.6.1 试验目的第38页
        4.6.2 试验条件第38-39页
        4.6.3“快绿 236”高速摄像投种轨迹试验第39-44页
        4.6.4“华油杂 62”高速摄像投种轨迹试验第44-46页
        4.6.5 投种口和导种管 3D打印第46-47页
    4.7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内充种气力式精量集排器试验与分析第48-55页
    5.1 试验设计第48-49页
        5.1.1 试验材料与装置第48页
        5.1.2 试验目的第48-49页
        5.1.3 试验方法第49页
    5.2 正压对排种器单行性能影响试验第49-50页
        5.2.1 试验条件第49页
        5.2.2 试验分析第49-50页
    5.3 负压、转速对排种器单行性能影响第50-52页
        5.3.1 试验条件第50-51页
        5.3.2 试验分析第51-52页
    5.4 集排器各行稳定性与一致性试验与分析第52-53页
        5.4.1 试验条件第52页
        5.4.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2-53页
    5.5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六章 类球形蔬菜种子精量播种机性能测试与试验第55-61页
    6.1 动力机振动位移测试与分析第55-57页
        6.1.1 试验目的第55页
        6.1.2 试验条件第55页
        6.1.3 试验分析第55-57页
    6.2 蔬菜播种机路面试验第57-58页
        6.2.1 试验目的第57页
        6.2.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7-58页
    6.3 田间试验第58-60页
        6.3.1 试验目的第58-59页
        6.3.2 试验条件第59页
        6.3.3 试验分析第59-60页
    6.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7.1 结论第61-62页
    7.2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68页
附 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及申报专利第68页
    发表学术论文第68页
    申报国家专利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玉米普通锈病抗性及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和GGE双标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