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的内容 | 第9-10页 |
1.1.3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的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 民族地区小学高段语文习作和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17-24页 |
2.1 习作教学存在问题的调查 | 第17-20页 |
2.2 目的不明确,认识不全面 | 第20-21页 |
2.3 学生知识能力和水平滞后于新课标的要求 | 第21-22页 |
2.4 缺乏语言环境 | 第22页 |
2.5 习作素材的匮乏 | 第22页 |
2.6 习作训练方式单一、方法效果欠佳 | 第22-23页 |
2.7 现有习作教学的评价形同虚设 | 第23-24页 |
3 民族地区小学高段习作教学存在问题的因素分析 | 第24-30页 |
3.1 婚俗习惯 | 第24页 |
3.2 家庭原因 | 第24页 |
3.3 学生的动力不足和两极分化 | 第24-25页 |
3.4 语言环境 | 第25-27页 |
3.5 民族地区城乡习作资源 | 第27页 |
3.6 教师自身因素 | 第27-30页 |
4 民族地区小学高段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 第30-46页 |
4.1 精确定位找准目标,树立真“教语文实抓作文”的思想 | 第30-31页 |
4.2 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第31页 |
4.3 创设语言环境、加快语言过渡 | 第31-32页 |
4.4 习作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 | 第32-36页 |
4.5 教师的引领和探索 | 第36-43页 |
4.6 评价的多样性和评价效果再反馈 | 第43-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民族地区小学高段习作情况调查问卷 | 第50-52页 |
民族地区小学高段习作教学情况访谈提纲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