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涂料工业论文--专用漆料论文

水滑石隔热协同效应的研究及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隔热涂料概述第11-15页
        1.2.1 隔热涂料的分类及隔热机理第12-14页
        1.2.2 隔热涂料的发展趋势第14-15页
    1.3 水滑石概述第15-21页
        1.3.1 水滑石化合物简介第15-16页
        1.3.2 水滑石化合物的性质第16-17页
        1.3.3 水滑石化合物的应用第17-21页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第21-23页
        1.4.1 研究目的第21-22页
        1.4.2 主要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原材料的选择、设备及试验方法第23-29页
    2.1 实验部分第23-26页
        2.1.1 实验原料第23-26页
        2.1.2 实验仪器第26页
    2.2 水性隔热涂料的制备第26-27页
    2.3 实验测试板的制备第27页
    2.4 涂层隔热性能表征第27-28页
    2.5 性能检测第28-29页
第三章 单一不同颜填料隔热效果的研究第29-41页
    3.1 单一颜填料的隔热效果测试第29-34页
        3.1.1 不同水滑石对涂层隔热效果的影响第29页
        3.1.2 水滑石的含量对涂层隔热效果的影响第29-30页
        3.1.3 高岭土的含量对涂层隔热效果的影响第30-31页
        3.1.4 钛白粉的含量对涂层隔热效果的影响第31-32页
        3.1.5 重钙的含量对涂层隔热效果的影响第32页
        3.1.6 硫酸钡的含量对涂层隔热效果的影响第32-34页
    3.2 膜厚对涂层隔热效果的影响第34-37页
        3.2.1 水滑石的膜厚对涂层隔热效果的影响第34-35页
        3.2.2 高岭土的膜厚对涂层隔热效果的影响第35页
        3.2.3 钛白粉的膜厚对涂层隔热效果的影响第35-36页
        3.2.4 重钙的膜厚对涂层隔热效果的影响第36-37页
        3.2.5 硫酸钡的膜厚对涂层隔热效果的影响第37页
    3.3 粒径分析结果第37-38页
    3.4 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38-39页
    3.5 涂层的对比率测试第39-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水滑石隔热协同效应的研究第41-49页
    4.1 两种颜填料等量混合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第41-42页
    4.2 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42-45页
    4.3 涂层的UV-VIS光谱表征第45-47页
    4.4 涂层的对比率测试第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五章 复合颜填料隔热效果的研究第49-60页
    5.1 三种颜填料以不同比例混合时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第49-53页
        5.1.1 钛白粉、高岭土、水滑石三种颜填料混配时的隔热效果第49-50页
        5.1.2 硫酸钡、高岭土、水滑石三种颜填料混配时的隔热效果第50页
        5.1.3 硫酸钡、钛白粉、水滑石三种颜填料混配时的隔热效果第50-51页
        5.1.4 重钙、高岭土、水滑石三种颜填料混配时的隔热效果第51-52页
        5.1.5 重钙、钛白粉、水滑石三种颜填料混配时的隔热效果第52-53页
    5.2 四种颜填料以不同比例混合时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第53-55页
        5.2.1 硫酸钡、高岭土、钛白粉、水滑石四种颜填料混配时的隔热效果第53-54页
        5.2.2 重钙、高岭土、钛白粉、水滑石四种颜填料混配时的隔热效果第54-55页
    5.3 功能填料的隔热效果第55-57页
        5.3.1 铝粉的隔热效果第55-56页
        5.3.2 纳米二氧化钛的隔热效果第56页
        5.3.3 气相二氧化硅的隔热效果第56-57页
        5.3.4 硅藻土的隔热效果第57页
    5.4 不同颜色的涂层隔热效果第57-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件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ECK基因在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甲基化状态及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DNA甲基化对小麦盐胁迫应答基因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