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立体视觉的动态变形测量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2 三维动态变形测量技术第12-14页
        1.2.1 相机标定技术第12-13页
        1.2.2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第13页
        1.2.3 数字图像相关测量技术第13-14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参考文献第16-20页
第二章 动态变形测量系统及计算机立体视觉原理第20-35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系统组成第20-23页
    2.3 相机模型第23-24页
        2.3.1 成像模型第23-24页
        2.3.2 镜头畸变模型第24页
    2.4 相机标定方法第24-31页
        2.4.1 单相机标定方法第24-28页
        2.4.2 双相机标定方法第28-31页
    2.5 图像匹配第31页
    2.6 三维重建与变形测量第31-33页
    2.7 本章小结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5页
第三章 动态环境下相机外参实时标定与相机姿态校正第35-64页
    3.1 引言第35-36页
    3.2 模拟误差分析第36-41页
        3.2.1 相机间夹角与测量误差分析第37-40页
        3.2.2 外参标定结果与测量误差分析第40-41页
    3.3 实时外参标定方法第41-52页
        3.3.1 实时外参标定原理第41-43页
        3.3.2 模拟实验分析第43-47页
        3.3.3 验证实验第47-52页
    3.4 张弦桁架结构动态位移测量第52-58页
        3.4.1 张弦桁架结构简介第52-53页
        3.4.2 摄影测量学原理第53-54页
        3.4.3 实验过程第54-55页
        3.4.4 结果分析第55-58页
    3.5 动力激励下一端铰接杆件位移测量第58-61页
        3.5.1 实验过程第58页
        3.5.2 精度及稳定性分析第58-60页
        3.5.3 实验结果第60-61页
    3.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第四章 结构全表面动态变形的多相机测量方法及系统第64-87页
    4.1 引言第64页
    4.2 数字图像相关原理第64-71页
        4.2.1 二维数字图像相关第65-70页
        4.2.2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第70-71页
    4.3 多相机二维全场动态变形测量方法第71-79页
        4.3.1 2D-DIC中应变精度影响因素分析第71-72页
        4.3.2 多相机二维全场变形测量方法原理第72-74页
        4.3.3 实验系统及过程第74-76页
        4.3.4 结果分析及结论第76-79页
    4.4 八相机全周动态变形测量系统第79-83页
        4.4.1 八相机全周动态变形测量系统介绍第80-81页
        4.4.2 BFRP包裹混凝土柱抗压试验过程第81-82页
        4.4.3 结果分析及结论第82-83页
    4.5 本章小结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第五章 大型结构表面变形的运动式测量方法及系统研制第87-108页
    5.1 引言第87页
    5.2 水下结构测试原理及方法第87-94页
        5.2.1 相机标定方法第88-89页
        5.2.2 图像校正方法第89-92页
        5.2.3 实时图像拼接第92-94页
        5.2.4 误差分析第94页
    5.3 序列图像拼接原理第94-99页
        5.3.1 SURF特征点原理第95-97页
        5.3.2 特征点匹配策略第97-99页
        5.3.3 图像融合方法第99页
    5.4 水下结构动态测试系统第99-102页
        5.4.1 相机阵列装置第100页
        5.4.2 图像采集装置第100-101页
        5.4.3 软件介绍第101-102页
    5.5 结构表面测试结果及分析第102-105页
    5.6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0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8-110页
    6.1 全文工作总结第108-109页
    6.2 今后工作展望第109-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附录第111-11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济南市汽车租赁行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城南医院医患关系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