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控制臂结构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汽车零部件疲劳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3.1 金属疲劳研究历史[5-7] | 第11-14页 |
1.3.2 疲劳国内外现状 | 第14-17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悬架控制臂的有限元分析 | 第18-33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有限元静力学基础 | 第18-19页 |
2.3 材料特性参数的获取 | 第19-21页 |
2.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1-23页 |
2.5 控制臂刚度计算及试验验证 | 第23-25页 |
2.5.1 控制臂X向刚度计算 | 第23-24页 |
2.5.2 控制臂Y向刚度计算及试验 | 第24-25页 |
2.6 控制臂Y向拉、压溃计算及试验 | 第25-28页 |
2.7 模态分析 | 第28-31页 |
2.7.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2.7.2 自由模态 | 第30-31页 |
2.7.3 约束模态 | 第31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控制臂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3-50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33-36页 |
3.2.1 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 第33-34页 |
3.2.2 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34-35页 |
3.2.3 双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35-36页 |
3.3 基于临界平面的多轴疲劳理论 | 第36-42页 |
3.3.1 基于应力准则的多轴疲劳损伤参量 | 第38-39页 |
3.3.2 基于能量准则的多轴疲劳损伤参量 | 第39-42页 |
3.4 材料疲劳性能参数的估算方法 | 第42-47页 |
3.4.1 四点关联法 | 第42-44页 |
3.4.2 通用斜率法 | 第44-45页 |
3.4.3 修正四点关联法 | 第45-46页 |
3.4.4 修正通用斜率法 | 第46-47页 |
3.5 AL6082-T6铝合金疲劳性能参数的获取 | 第47-49页 |
3.5.1 断面收缩率的计算 | 第47-48页 |
3.5.2 实际断裂韧性的计算 | 第48-49页 |
3.5.3 疲劳特性参数的计算 | 第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控制臂疲劳寿命预测及试验 | 第50-58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控制臂疲劳寿命试验结果 | 第50-51页 |
4.3 临界平面的确定 | 第51-53页 |
4.3.1 应力准则临界平面的确定 | 第51-52页 |
4.3.2 能量准则临界平面的确定 | 第52-53页 |
4.4 损伤参量的计算 | 第53-54页 |
4.4.1 最大主应力幅值的计算 | 第53-54页 |
4.4.2 SWT损伤参量的计算 | 第54页 |
4.5 疲劳寿命预测及比较 | 第54-57页 |
4.5.1 基于最大主应力幅值的疲劳寿命预测 | 第54-55页 |
4.5.2 基于SWT的疲劳寿命预测 | 第55-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件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