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体育论文

中学体育伤害事故现状调查与防范对策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引言第11-17页
    1.1 选题依据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3 文献综述第13-17页
        1.3.1 国内学者对中学伤害事故的研究第13-14页
        1.3.2 对国外伤害事故的研究第14-17页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7-20页
    2.1 研究对象第17页
    2.2 研究方法第17-20页
        2.2.1 文献资料法第17页
        2.2.2 问卷调查法第17-18页
            2.2.2.1 问卷的设计与有效度检验第17-18页
            2.2.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18页
            2.2.2.3 问卷信度检验第18页
        2.2.3 数理统计法第18页
        2.2.4 专家访谈法第18-19页
        2.2.5 逻辑分析法第19-20页
第3章 学校伤害事故第20-22页
    3.1 学校伤害事故的内涵第20页
    3.2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内涵第20页
    3.3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范围第20-22页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2-45页
    4.1 目前全国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现状及分析第22页
    4.2 烟台市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及分析第22-34页
        4.2.1 烟台市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第22-29页
            4.2.1.1 烟台市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频数第23-24页
            4.2.1.2 烟台市中学生发生体育伤害事故时的组织形式第24-27页
            4.2.1.3 烟台市中学生发生体育伤害事故运动主要项目统计第27-29页
        4.2.2 中学体育伤害事故的特点第29-34页
            4.2.2.1 主体多样性特点第29-30页
            4.2.2.2 事故多发性特点第30-31页
            4.2.2.3 内容复杂性特点第31页
            4.2.2.4 影响多重性特点第31-33页
            4.2.2.5 处理困难的特点第33-34页
    4.3 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类型第34-36页
        4.3.1 学校责任事故第34-35页
        4.3.2 学生责任事故第35页
        4.3.3 第三方责任事故第35页
        4.3.4 混合型责任事故第35-36页
    4.4 中学体育伤害事故的致因分析第36-45页
        4.4.1 学校方面第36-40页
            4.4.1.1 管理方面的疏忽第36-38页
            4.4.1.2 场地和器械的安全隐患第38页
            4.4.1.3 安全健康机制不健全第38-40页
        4.4.2 教师方面第40页
        4.4.3 学生因素第40-43页
            4.4.3.1 身体因素第40-41页
            4.4.3.2 心理因素第41-42页
            4.4.3.3 认知因素第42-43页
        4.4.4 其他方面的因素第43-45页
第5章 中学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第45-49页
    5.1 树立积极的防范意识第45页
    5.2 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建设重视体育安全第45-46页
    5.3 加强对体育教师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训第46页
    5.4 建立学生安全档案、关注弱势(包括学生体质和疾病)学生第46-47页
    5.5 加强学生体育安全的教育第47页
    5.6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第47页
    5.7 家庭方面协调配合第47页
    5.8 增强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第47-48页
    5.9 小结第48-49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49-51页
    6.1 结论第49页
    6.2 建议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A第54-56页
附录B第56-58页
附录C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生物菌剂制备及其在市政污泥好氧堆肥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丛枝菌根真菌提高紫花苜蓿耐铝性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