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8页 |
1.2.1 车载下公路桥梁动力响应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2 结构动力可靠度的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1.2.3 公路悬索桥加劲梁疲劳可靠度的研究进展 | 第24-28页 |
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8-29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基于WIM系统的随机车流统计与模拟 | 第31-53页 |
2.1 高速公路桥梁的动态称重系统 | 第31-33页 |
2.1.1 动态称重系统概述 | 第31-32页 |
2.1.2 某高速公路桥梁的WIM系统 | 第32-33页 |
2.2 车辆参数统计分析 | 第33-46页 |
2.2.1 车型分类 | 第33-36页 |
2.2.2 车道统计分析 | 第36-37页 |
2.2.3 车速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2.2.4 车重统计分析 | 第38-43页 |
2.2.5 车距统计分析 | 第43-46页 |
2.3 随机车流模拟 | 第46-50页 |
2.3.1 随机车流模拟步骤 | 第46-47页 |
2.3.2 随机车流模拟程序 | 第47-50页 |
2.4 某高速公路车流量预测 | 第50-51页 |
2.4.1 车流量预测方法 | 第50页 |
2.4.2 基于统计预测方法的某高速公路车流量预测 | 第50-5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三章 随机车流下悬索桥加劲梁的动力响应与位移极值概率模型 | 第53-97页 |
3.1 引言 | 第53-54页 |
3.2 车-桥耦合振动理论与分析方法 | 第54-71页 |
3.2.1 古典理论 | 第54-60页 |
3.2.2 常见车-桥振动分析模型与方法 | 第60-64页 |
3.2.3 车-桥耦合系统的有限元简化分析方法 | 第64-69页 |
3.2.4 算例分析 | 第69-71页 |
3.3 车辆荷载作用下南溪长江大桥的动力响应分析 | 第71-85页 |
3.3.1 工程背景 | 第71-72页 |
3.3.2 有限元模型 | 第72-77页 |
3.3.3 车辆参数对加劲梁动力响应的影响 | 第77-81页 |
3.3.4 随机车流作用下加劲梁的动力响应 | 第81-85页 |
3.4 随机车流下悬索桥加劲梁位移响应极值概率分析 | 第85-94页 |
3.4.1 加劲梁位移响应的随机过程特征 | 第85-88页 |
3.4.2 位移响应均方根 | 第88-92页 |
3.4.3 基于Rice公式的荷载效应极值预测 | 第92-9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94-97页 |
第四章 基于位移首超准则的随机车流下悬索桥加劲梁动力可靠度研究 | 第97-113页 |
4.1 引言 | 第97-98页 |
4.2 基于首超准则的结构动力可靠度数学模型 | 第98-102页 |
4.2.1 首次超越理论 | 第98-99页 |
4.2.2 超越次数的基本假定 | 第99-102页 |
4.3 随机车流下悬索桥加劲梁位移动力可靠度研究 | 第102-105页 |
4.3.1 基于位移首超准则的某悬索桥加劲梁动力可靠度分析 | 第102-103页 |
4.3.2 考虑车辆运行状态的动力可靠度分析 | 第103-105页 |
4.4 桥梁参数对加劲梁位移动力可靠度的影响 | 第105-111页 |
4.4.1 加劲梁刚度对位移动力可靠度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4.4.2 主缆刚度对加劲梁位移动力可靠度的影响 | 第107-109页 |
4.4.3 索塔刚度对加劲梁位移动力可靠度的影响 | 第109-11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五章 基于随机车流的悬索桥钢箱梁焊接细节疲劳应力概率模型 | 第113-153页 |
5.1 引言 | 第113-114页 |
5.2 车载下钢箱梁细节疲劳性能与损伤的数学模型 | 第114-124页 |
5.2.1 S-N曲线与线性累积损伤准则 | 第115-117页 |
5.2.2 疲劳强度曲线讨论 | 第117-123页 |
5.2.3 疲劳应力提取方法 | 第123-124页 |
5.3 基于数值模拟的钢箱梁细节疲劳应力分析 | 第124-139页 |
5.3.1 适用于疲劳分析的钢桥面板有限元模型 | 第125-127页 |
5.3.2 钢桥面板的细节分类 | 第127-132页 |
5.3.3 车辆加载方式 | 第132-135页 |
5.3.4 不同车型作用下疲劳应力分析 | 第135-139页 |
5.4 基于UD-SVR方法的随机车流下钢箱梁细节疲劳损伤分析方法 | 第139-146页 |
5.4.1 适用于车载下细节疲劳应力分析UD-SVR模型的建立方法 | 第140-144页 |
5.4.2 随机车流作用下南溪长江大桥的等效疲劳应力 | 第144-146页 |
5.5 随机车流下某悬索桥钢箱梁细节疲劳应力概率模型 | 第146-151页 |
5.5.1 钢箱梁细节疲劳应力的概率模型 | 第146-149页 |
5.5.2 钢箱梁细节疲劳损伤的概率模型 | 第149-15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51-153页 |
第六章 随机车流下悬索桥钢箱梁焊接细节疲劳可靠度评估 | 第153-167页 |
6.1 引言 | 第153页 |
6.2 车载下钢桥面板细节疲劳可靠度分析基础 | 第153-157页 |
6.2.1 车载下钢桥面板细节疲劳失效的功能函数 | 第154-155页 |
6.2.2 疲劳功能函数的中变量的概率特征 | 第155-156页 |
6.2.3 基于Monte Carlo的可靠指标计算方法 | 第156-157页 |
6.3 随机车流下南溪长江大桥钢箱梁的细节疲劳可靠度分析 | 第157-164页 |
6.3.1 不考虑交通量和车重增加的细节疲劳可靠度 | 第158页 |
6.3.2 交通量增长对疲劳可靠度的影响 | 第158-160页 |
6.3.3 车重增长对细节疲劳可靠度的影响 | 第160-162页 |
6.3.4 预测交通量下细节疲劳可靠度 | 第162-164页 |
6.4 目标可靠指标下钢箱梁细节的疲劳寿命评估 | 第164-165页 |
6.4.1 疲劳目标可靠指标的选取 | 第164页 |
6.4.2 钢箱梁细节疲劳寿命 | 第164-16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65-1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67-171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189页 |
致谢 | 第189-191页 |
附录A | 第191-193页 |
附录B | 第193-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