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篇章结构 | 第12-14页 |
二、粮食属性相关经济学理论分析 | 第14-16页 |
(一)粮食的一般商品属性 | 第14页 |
(二)粮食的“准公共物品”属性 | 第14-16页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收购政策演变过程 | 第16-21页 |
(一)1978 年-1997 年:由统购统销逐步转变为双轨制 | 第16-17页 |
(二)1997 年-2003 年:购销体制改革及保护价收购阶段 | 第17页 |
(三)2004 年至今: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及最低收购价阶段 | 第17-21页 |
四、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第21-26页 |
(一)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 | 第21-23页 |
(二)对提高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 | 第23-26页 |
五、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第26-30页 |
(一)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容易造成农民惜售心理和“卖粮难”现象 | 第26页 |
(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物价的整体上扬 | 第26-28页 |
(三)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定机制不清晰 | 第28-30页 |
六、美国、欧盟、日本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及其启示 | 第30-32页 |
(一)美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 | 第30页 |
(二)欧盟的农产品补贴政策 | 第30-31页 |
(三)日本的农产品补贴政策 | 第31-32页 |
七、完善最低粮食收购价格政策的建议 | 第32-34页 |
(一)进一步完善定价机制,合理确定收购价格标准 | 第32页 |
(二)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经营主体参与粮食收购 | 第32-33页 |
(三)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配套措施,发挥配套政策补充作用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1页 |
作者简介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