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6页 |
1.1 半导体硫族化合物 | 第10-11页 |
1.1.1 半导体材料的概述 | 第10-11页 |
1.1.2 硫族化合物的概述 | 第11页 |
1.2 半导体硫族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1-16页 |
1.2.1 元素直接合成法 | 第12页 |
1.2.2 交换反应 | 第12页 |
1.2.3 金属有机合成法 | 第12-13页 |
1.2.4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13-14页 |
1.2.5 电化学合成法 | 第14页 |
1.2.6 微乳液法 | 第14页 |
1.2.7 模板合成法 | 第14-15页 |
1.2.8 水热/溶剂热合成法 | 第15-16页 |
1.3 半导体硫族化合物的应用 | 第16-18页 |
1.3.1 生物医学 | 第16页 |
1.3.2 光电应用 | 第16页 |
1.3.3 催化领域 | 第16-17页 |
1.3.4 锂离子电池 | 第17页 |
1.3.5 电化学 | 第17-18页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6页 |
2 半导体Sb_2S_3材料的制备及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 第26-42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2.2.1 试剂与溶液 | 第27-28页 |
2.2.2 仪器 | 第28页 |
2.2.3 Sb_2S_3材料的制备 | 第28页 |
2.2.4 电极的制备 | 第28-29页 |
2.2.5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6页 |
2.3.1 Sb_2S_3材料的表征 | 第29-30页 |
2.3.2 Sb_2S_3/IL膜中GOx的光谱和修饰电极的形貌表征 | 第30-31页 |
2.3.3 GOx在Sb_2S_3/IL/GOx-CPE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和阻抗 | 第31-32页 |
2.3.4 扫速的影响 | 第32-34页 |
2.3.5 Sb_2S_3/IL/GOx-CPE对葡萄糖的电催化 | 第34-35页 |
2.3.6 GOx修饰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3 半导体Sb_2Se_3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传感应用 | 第42-60页 |
3.1 引言 | 第42-4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3-46页 |
3.2.1 试剂与溶液 | 第43-44页 |
3.2.2 仪器 | 第44页 |
3.2.3 Sb_2Se_3材料的制备 | 第44页 |
3.2.4 电极的制备 | 第44-45页 |
3.2.5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45-4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4页 |
3.3.1 Sb_2Se_3材料的表征 | 第46页 |
3.3.2 修饰电极的光谱和形貌表征 | 第46-47页 |
3.3.3 GOx和Cyt c在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和阻抗 | 第47-49页 |
3.3.4 扫速的影响 | 第49-52页 |
3.3.5 两种修饰电极分别对葡萄糖和亚硝酸根的电催化性能 | 第52-54页 |
3.3.6 GOx和Cyt c修饰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第54页 |
3.3.7 Sb_2Se_3材料固定GOx和Cyt c的机理探讨 | 第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4 拓扑绝缘体Bi_2Se_3/IL修饰电极的人IgG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电化学研究 | 第60-78页 |
4.1 引言 | 第60-6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1-64页 |
4.2.1 试剂与溶液 | 第61页 |
4.2.2 仪器 | 第61-62页 |
4.2.3 Bi_2Se_3材料的制备 | 第62页 |
4.2.4 电极的制备 | 第62-63页 |
4.2.5 实验方法 | 第63-6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4-71页 |
4.3.1 Bi_2Se_3的表征 | 第64-65页 |
4.3.2 修饰电极的形貌表征 | 第65页 |
4.3.3 免疫传感器的循环伏安图 | 第65-66页 |
4.3.4 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阻抗 | 第66-68页 |
4.3.5 抗体工作浓度的选择 | 第68-69页 |
4.3.6 孵育时间和孵育温度的优化 | 第69页 |
4.3.7 工作底液酸度的优化 | 第69-70页 |
4.3.8 免疫传感器对IgG的检测分析 | 第70-71页 |
4.3.9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 第71页 |
4.3.10 免疫传感器选择性 | 第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5 结论 | 第78-80页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