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时代主题转换相关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17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研究的背景第11页
     ·研究的意义第11-13页
   ·文献综述第13-16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页
   ·重点解决的问题第16-17页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义第17-22页
   ·内容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第18-19页
   ·形式上,以民族的形式来表述第19-21页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第20页
     ·与中国社会发展相结合第20-21页
     ·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相结合第21页
   ·动态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第21-22页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时代主题与毛泽东思想第22-30页
   ·近代中国社会危机第22-24页
     ·近代世界时代主题第22-23页
     ·近代中国的国情和主要矛盾第23-2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早期发展历程第24-2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第26-30页
     ·毛泽东思想萌芽于大革命时期第27页
     ·毛泽东思想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和中期第27-28页
     ·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成熟第28页
     ·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第28-29页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意义第29-30页
4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代主题转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第30-39页
   ·建国初期的时代背景第30-32页
     ·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第30-31页
     ·建国初期国内的时代主题第31-32页
   ·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理论和道路的探索比较第32-36页
     ·国外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理论和道路探讨第32-33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第33-35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严重挫折第35-36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反思第36-39页
5 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第39-58页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39-40页
   ·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第40-46页
     ·社会主义改革模式选择的困境第40页
     ·时代主题转换第40-42页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邓小平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航程第42-43页
     ·邓小平理论开拓和奠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43-46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第46-53页
     ·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变化第46-48页
     ·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反思第48-49页
     ·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党情新变化第49-50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承上启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向前发展第50-53页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53-56页
     ·世界发展新趋势和时代特点第53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的时代特征第53-54页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54-5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及对国际社会主义的意义第56-5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第56-5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国际社会主义的意义第57-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后记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道德榜样教育
下一篇:论刘少奇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性贡献